|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21-11-16 20:41: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14日,全市政府系统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三期专题培训班在市委党校举行。市城管执法委党委书记、主任朱冬明以《绣出城市新气象》为题作专题报告,深入浅出的分析了当前黄冈城市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围绕解决问题在项目谋划上提出思路和建议,获得了全场一致好评。
“城市治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
目前,新理念引领城市治理的创新样板层出不穷。成都的公园城市、珠海的物业城市、雄安数字赋能和“花漾武汉”“宜居宜昌”都给我们带来震撼。
绣出城市新气象,加快主城崛起!是时代之问,是必答之题,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扫描锈斑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城。对标对表新发展理念,我们主要存在三个 “锈斑”。
理念锈斑
少知而迷,眼光没有放大,对新发展理念的认知十分肤浅。总是站在黄州看黄州,对打开城门,对与武汉同城化、城乡一体化等城市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形同“雾里看花”。
不知而盲,思想没有破冰,也不知道破局的切口在哪里,一味埋怨资金投入少,不懂得以政策换项目,以资源换资金,更不会借鸡生蛋、借船出海。
无知而乱,缺乏系统思维,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城市治理仍然是碎片化、运动式、面子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城市病日益凸显。
视觉锈斑
色调不统一。城市容貌各种颜色相互交织,没有鲜明统一的色调,观感杂乱、品质不高。例如:宝塔大道和西湖二路口的四面,既有城区老建筑裸露的红砖,也有斑驳的白瓷砖,绿色玻璃幕墙,蓝色的围挡, “赤橙黄绿青蓝紫”,五光十色,这不是灿烂,而是杂乱。
风貌不鲜明。新旧建筑混合共存, “壁高江低、水为城转”的黄州特色没有彰显,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特色没有鲜明表达,山水格局、自然禀赋没有有效的开发转化,千年黄州成为千城一面。
景观不突出。赤壁矶渐渐被遗忘,遗爱湖仍只是黄冈的遗爱湖,基础教育品牌没有景观展示,人工围墙绵延交错,没有引爆视觉记忆的城市景观和“网红”打卡点,文化盛名之下,景观只是绿肥红瘦。
底板锈斑
通达性差。纵横交错的窄路密网,是城市的脉动,而我们城区有九条断头路,十三条丁字路,无地下通道,缺少过街天桥,人车相互穿流,高峰时段部分路口拥堵不堪。城区停车泊位缺口30000余个,智慧停车系统尚未建设,没有专门的货运停车场,停车难和行车难问题相互交织。
海绵性差。黄州素有“水袋子”之称,城区13个易涝点连年被淹,降雨量达到100毫米时,52个区段有受淹风险。今年8月份,王家堰片区内涝积水超过1米,孙家冲小区、二机小区积水50公分,居民反响十分强烈。
功能性差。棚户区、老旧小区、小产权房、D级危房、燃气管道均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点位安全隐患,城市风险智慧化预警监测机制没有建立,城市承载能力脆弱,建设韧性城市任重道远。
打造秀品
黄州是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城,襟湖连江的山水之城,绿色生态的宜居之城,目前,按照市委市政府“主城崛起”的思路,我们通过谋划系列项目,着力打造以下四大秀品:
秀品之一:一线穿珠
一线穿珠就是要建设黄州绿道,以绿道为线,把螺蛳山、禹王城、龙王山、安国寺、青砖湖、遗爱湖、百年黄高、博物馆等节点以道串珠,打造生态景观之道、文旅休闲之道、城市经济之道。
黄州绿道北起黄冈大道高速口,分东西两线南延至鄂黄大桥汇合,总长超过40公里,以生态林带为基础,增设自行车道和慢行步道,配套建设生态停车场、口袋公园、运动场馆、休闲驿站、便民站亭等公共设施,合理设置禅宗意蕴、铁血红安、医圣故里、千年广济等具有县市文化特色的景观小品,通过一条绿道把自然景观串起来,把人文历史串起来,把乡愁记忆串起来。
走活一粒子,带活满盘棋。贯通一条道,圈活百业兴。据初步可研,黄州绿道建成后,每年可吸引域外游客300万人次以上,直接产生就业岗位1800个以上。
秀品之二:一网统管
“一网统管”就是建设城市运管服平台,这既是住建部和省住建厅确定在黄冈开展城市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必建项目,是智慧黄冈的核心板块,也是主动适应智慧化发展潮流的基础工程。
我们谋划的城市运管服平台项目动态投资近8000万元,建成后将覆盖城市物业、城市生活全场景,与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实现信息互通与数据共享。通过位于黄冈综合馆的城市运管服中心大屏幕,将可以实现对城市部件的实时监测,对违停、违建、出店占道等行为开展智能识别和非接触式执法,可以实现对城市管理工作人员的在线调度和任务派遣,可以实现对突发事件的指挥协调。市民还可以通过APP享受停车诱导、一键缴费、违章处理、许可审批等城市服务,参与城市治理和效果评价。从而实现城市治理“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 ,推动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的城市管理新模式。
秀品之三:一链驱动
一链驱动就是城乡垃圾要严格按照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链条分类要求规范处理。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藏!”通过引进科技赋能项目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置,完全可以实现垃圾变废为宝。
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市区项目按照“1个处理中心+4个分散站”模式建设,餐厨垃圾处理中心日处理能力60吨,在应急管理学院、黄冈中学、黄冈师院、黄冈职院等餐厨垃圾产生量大的地方分别建设分散处理站,每站日处理能力1.5吨,就地处理餐厨垃圾。团风、麻城、罗田、武穴、黄梅等5个县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已建成投产。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市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投资近1亿元,已选址南湖工业园,正在加紧建设中。英山、蕲春、浠水等7个县市的建筑垃圾处理项目已建成。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我们引进中电国际集团在黄冈化工园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总投资6.3亿元,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 2022年上半年可投入使用。生活垃圾焚烧能够实现固体废物减量80%以上,每吨垃圾可发电280度左右,焚烧后的炉渣可做成地面砖进行综合利用,是目前生活垃圾处理最为环保的一种方式。红安项目已于2020年并网发电,经济效益、城乡面貌获得双丰收。麻城项目将于今年年底投入试运行。罗田、英山、蕲春、黄梅也正在进行前期工作。
垃圾处理行业也是大型服务业企业的孵化器。按人均每天产生1公斤生活垃圾、0.1公斤餐厨垃圾计算,全市每天产生生活垃圾6000吨以上,餐厨垃圾600吨以上,建筑垃圾3000吨以上,除建设分类处理项目以外,需要引进和培植多家服务企业进行配套服务。麻城、红安引进中航美丽保洁公司,率先走出了全域市场化的道路。黄州区引进康洁公司承包了三镇一乡环卫保洁工作,为环卫服务公司做大做强提供了机遇。市区和其他县市下一步也要将环卫保洁工作推向市场,通过市场化推动垃圾治理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为保洁服务业发展注入动能,也为政府瘦身减负。
秀品之四:一湖活水
一湖活水就是加快振兴遗爱湖。
破除“就湖论湖”依赖路径,树立“文旅在湖,经济在岸”的发展理念,推进景城一体,产城融合。在充分利用遗爱湖十二景现有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有效整合周边闲置低效用地,着力打造一批既“叫好”又“叫座”的旅游项目,将遗爱湖建设成鄂东最大、全国知名的文旅综合体。
目前,正在积极与省联投等市场主体洽谈城市运营合作,推进环湖经济项目,结合环湖片区城市更新,计划建设《本草纲目》主题游乐园、黄高文化都市区、大别山林动物园、人工沙滩浴场、养生药膳美食街、黄州绿道、水上娱乐运动项目,计划总投资47亿元。项目实施后,年接待游客可达10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突破50亿元,为拉动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激活遗爱湖可以开阔黄冈做好“水”文章的思路,黄州水资源丰富,一江两河十六湖,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如果都能够“活水润城、以湖兴业”,黄冈将迎来翻天覆地的跨越发展。
下足绣功
蓝图已经绘就,逐梦唯有笃行。下一步,我们将以四大秀品为引领,下足绣花功夫,在推进黄冈城市高质量发展中下好先手棋,当好排头兵。
借船出海,甘当破冰搏浪的水手。10月19日,市委政府推出破冰突围之举,引进省联投作为城市运营战略投资商,对黄冈城市发展进行全域谋划、一体推进,一举解决城市治理小修小补、各自为战的问题,将为我市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动能。我们城管部门全力抢抓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已经和省联投城资公司、数产公司进行多轮调研洽谈,希望通过和实力雄厚的国企央企达成深度合作,在推动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大潮中搏浪前行。
守正创新,誓当主城崛起的推手。以构建“大城管”体制为先。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的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统一行使牵头抓总、高位调度、督办问效职能,实现全市一盘棋;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本。结合补短板强功能,全面推进城市闲置土地开发利用,全力开展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持续强化查违控违,大力推进城乡垃圾治理,以更优城市环境、更高城市品质为推进武汉同城化厚植底色;以谋划增效提能项目为王。2022年围绕防汛排涝能力提升、市政设施维护、园林绿化提质等工作谋划项目28个。围绕一局变三局(行政管理局变项目推进局、要素保障局、产业发展局),谋划引领性大项目6个。这些项目实施落地将全面提升城市服务效能,进一步增强城市品质和承接能力。
善作善成,争当精雕细琢的能手。城管部门在长期的城市管理服务过程中锤炼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城管精神,逐步赢得了全社会的认同和肯定。市城管执法委2019年以来,先后获得了第三届湖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湖北省文明单位、全国住建系统抗击新冠疫情先进集体等4项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推行“721”工作法,推行行政处罚“三色单”制度,广泛开展广告店招规范、停车秩序规范、口袋公园建设等行动,进一步擦亮服务品牌,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当前全市上下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抓经济,一心谋发展,黄冈大地展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景象,市城管执法委将努力以拼抢实的姿态,以赶超冲的干劲,用匠心巧手绣出黄冈城市新气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