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128|回复: 0

激发高质量发展澎湃动力,黄冈改革创新工作纪实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923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15092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21-11-21 09:10: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奋进新时代,改革立潮头。

我市积极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全力推动各领域改革,在风雨无阻中挺立潮头,在勇毅笃行中写就华章,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特别是今年,全市上下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破发展突围,统筹推出优化区域发展布局、优化营商环境、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科技创新、健全财税金融体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完善司法和社会治理、完善民生保障体制、健全生态文明体制、加强党的建设等“十大改革攻坚”,56个集成改革项目238个重点任务、30个领导领衔项目有序推进,改革工作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

各领域改革步履铿锵

11月3日上午,浠水恒泰电力有限公司“恒泰浠水巴河一期100MW农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领到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设计方案批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不动产权证》,这是该县首例“五证”同发。项目负责人熊总感慨道:“真没想到这个项目手续办的是如此顺利!”

聚焦难点、堵点、焦点,我市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对标一流标准,深化系统集成,改革不断破冰推进,发展局面为之一新。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首次推出黄冈产业地图,明确产业发展布局,构建“863+10+100”产业框架体系。出台专业招商办法,全员招商向专业招商转变。建立以产业聚集、亩均投资、亩均产值、亩均税收、容积率等要素为主要指标的市区招商引资项目评价体系,优化市区招商项目审批落地机制。建立重点产业链“双链长制”、科技创新“1+N”政策体系、项目资金与绩效管理关联审批工作机制。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聚力推进营商环境革命。研究制定20余个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实施方案,出台深化护航行动九条举措、治理趋利性执法九条禁令,建立营商环境问题投诉联动处理机制。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对标上海自贸区标准,在全省率先开展“一业一照、一事联办”改革。推广复制“六多合一”改革,对招商项目落地实施集成服务机制。深化投资项目“一事联办”改革,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深入开展“清减降”专项治理,电子证照施行大幅“减材料”。

深化民生领域改革,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广团风县综合医改经验,探索基层卫生人才“县管乡用、乡聘村用”改革。出台支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黄金十条”。推进编制备案制管理,推进民政部第五批养老改革试点,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和养老服务中心(站点)建设。制定教育“双减”改革清单,推进义务教育管办分离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巩固提升。政策保障能力大为提升。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迎来验收。

深化城乡协同发展改革,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浠水县清泉镇开展全省首个镇改街道改革试点,黄州、麻城、武穴12个街道完成街道赋权工作。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擦亮小城镇”行动。启动市区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现小区党组织全覆盖,建立起“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矛盾调解”治理体系。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

深化干部管理体制改革,为改革创新提供有力保障。出台提高村干部经济待遇、人才绿卡管理服务细则。全面实施“新时代年轻干部成长工程”。深入实施“红色头雁”工程。出台《关于在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中精准容错纠错的意见》,修订完善市级五项考核办法,增设“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专项。

发展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我市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开拓新局,在比拼赶超中给出了发展答案。

关键领域改革突破示范

11月1日,湖北锡成食品公司第四条生产线正式投产,日产达20吨。该公司是麻城经济开发区地标优品产业园投产的首个项目,从签约开始就纳入“先建后验”审批服务的新轨道。“先建后验”是麻城市推行拿地即开工的举措之一。

我市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关键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创新,形成了一批有突破性、示范性的典型经验。

全市复制推广一批“放管服”改革经验。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市医疗保障局产前检查费及生育津贴“免申即享”;市公积金中心全业务实行“容缺受理”;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推行“不动产+水电气一体化过户”一事联办;红安县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改革试点;红安县“4+2”联办为新生儿提供全周期服务;麻城市工业项目“拿地即拿证、拿地即开工”五证同拿;罗田县服务前移,高效办成“退休一件事”;武穴市招投标领域推行“评定分离”改革。

大改革来自小突破,小示范带来大作为。

6月底,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孝感5市在黄冈市医疗保障局签订医疗保障经办服务事项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围绕医疗保障经办服务中的28个事项,梳理出一批办事频率高、需求量大、群众获得感强的事项实现“跨市通办”。

关键领域的创新改革激活了经济社会发展一池春水,群众企业办事越来越便利,项目一批批集中签约,经济发展一改一季度被动运行局面,GDP实现了撑杆跳。

改革成势见效推动发展

改革点燃新引擎,发展结出新硕果。

11月上旬,我市公布今年三季度经济发展相关数据:GDP增长19.6%,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5位;规上工业增加值恢复至2019年的108.4%,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

改革点燃企业科技创新新引擎。截至目前,祥云股份等3家企业完成报会、报所,2家企业完成IPO报辅。大别山振兴发展产业基金及其子基金已撬动投资超9亿元。光谷离岸科创中心、协同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设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年行动上半年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31亿元,同比增长35%。黄冈光谷产业园、人福药业、宏源药业迎“飞地经济”之风“起飞”。“无申请退税”为小微企业办理退税2166.9万元。金融机构支持技改项目160个,满足融资需求42.4亿元。

改革点燃优化营商环境新引擎。目前,市、县24个部门106个“证照分离”改革事项和企业开办涉及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一表申请、一窗办结、一照准营”。在省级21个联办事项基础上新增12个事项,二手房、水电气过户联办得到社会高度认可。5部市政府规章、273件现行有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得到清理,市本级在压减事项64项,县(市、区)平均压减95项,落实减税降费11.99亿元。500个高频事项做到“最多跑一次”。61个事项与武汉市“跨城通办”,58个事项与九江、安庆、佛山跨省通办,可办量均居省内市州第一。黄冈“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改革点燃提升民生福祉新引擎。目前,我市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DIP)付费省级试点有序推进。全市引进医学博士39人、创新团队31个、学科建设和疫情防控紧缺人才373人。养老改革试点争取资金2128万元。市直7所公办、4所民办学校移交黄州区属地管理,市政府、黄冈师范学院正探索共建“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加大对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三留守”人员关爱、殡葬改革力度。与武汉、环大别山城市建立流域突发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

改革点燃基层治理能力新引擎。黄州、麻城、武穴12个街道完成街道赋权工作,专职网格员转聘率达到96.4%。全市流转承包地42.7万亩,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1052家、经济合作社2964家,化解村级非经营性债务2.07亿元。市区打造“党员进小区,共建好家园”品牌,推动100个“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实施。全市法官、检察官一线办案力量增加33.07%,“一居一警、一村一辅”覆盖率达95%。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改革点燃创新创造创业新引擎,书写黄冈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改革永不停顿,发展永无止境。市改革办负责人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奋力推进各领域改革创新,激发黄冈高质量发展澎湃动力,为“干在实处、加快振兴、谱写新篇”提供强劲动力支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