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陕西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86
IP属地:陕西省咸阳市
|
<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法律明确规定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对人脸信息等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作出规制。随着这部规范的出台,个人信息的保护终于有了明文规定,这是个人信息保护体系的关键一步。 在此之前,有多家APP过度采集用户信息,甚至于贩卖信息给其他商业性公司,导致用户时常接到各类推销电话偶尔还会有诈骗电话,给用户的生活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就算不卖给其他公司,app过度采集个人信息导致的“杀熟”行为也是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早在今年3月份,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孙金云带着团队20几个人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重庆等5个城市专门做了实地调查,打车800多次,花费近50000多元,得出了一份报告,“滴滴打车”APP会将用户的手机分等级,越贵的手机打来的车越贵!同样的目的地同样的路程,花的钱最多居然会相差二三十块。此类事件层出不穷,没有一个明确的监管是造成这类问题的诱因,现如今随着法规的颁布,用户有了保障自身合法利益的有力武器,公司有了明确的底线约束,可以一定程度上震慑此类行为。
但仅靠法律的约束是不够的,非法获取个人信息带来的利益会使一些无良公司铤而走险,这就需要用户个人多有一丝意识,多留一份心眼,多提一分警惕。在使用电子应用程序时,要有意识的保护个人信息,如有泄漏,立即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在网络上发声,曝光违法公司,在面对不明网页、链接、程序时,多警惕留心,不要轻易输入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的保护,任重道远,但相信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颁布,人们的防范意识会越来越强,公司会越来越谨慎,每一位公民的权益会越来越得到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