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黄冈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起步之年,
中心城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任重道远。
2021年8月31晚,黄冈市副市长、公安局长王文忠发出城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总动员令后,黄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黄州大队闻令而动,全警上岗,全员上路,全力以赴打好城区交通秩序整治“四大战役”,高质量推进黄冈城区“创文”工作,以交管主动赢得创文主动。
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党委的精心部署下,通过全队民辅警的共同努力,每天有行动,每日有战果,每周有成效,每月有变化,黄冈中心城区交通秩序整治成效凸显,得到市创文办、市局领导的高度认可和群众的满意评价。
打好创文路口交通秩序战
以黄冈遗爱湖、十字街、大润发、考棚小学等4个“创文”路口为整治重点,交警支队党委委员、大队长闵鸿飞,教导员陶德学带头上路,副大队长王喜、何友林,中层干部黄勇、李英俊带班作业,每天早晚高峰安排4名警力、低峰安排2人值守,每个路口由1名民警带队,每天对“创文”路口4个方向的电动车(摩托车)不戴头盔、闯红灯、逆向行驶、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非法安装遮阳篷(伞)等突出违法行为进行普法教育和纠正劝导,并利用创文路口“小喇叭” 高频次、大密度、大范围循环播放教育广大驾驶人不闯红灯、不逆向行驶、不串行机动车道,自觉戴好头盔、办好牌证。同时,每天及时快捷发布中心城区“创文”交通秩序整治信息,让更多市民知晓,让更多群众参与,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历经2个多月整治,目前拆除全部非法安装遮阳篷(伞),电动车、摩托车戴头盔率高达90%以上,路面见警率、管事率、纠违率明显提升,全民交通安全意识、法规意识、文明意识明显增强,交通陋习和不文明行为明显减少,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明显缓解。
打好小微车辆整治持久战
每天早上坚守高峰岗、护学岗后,以中队为作战单元,成立3个小微车整治专班,大队领导班子牵头负责,分别在赤壁大道万达岗亭、遗爱湖、西湖一路考棚小学、西湖三路大润发、八一路十字街等“创文”路口常态化开展小微车整治行动,凡是无牌无证无强险两轮、三四轮电动(摩托)车一律依法暂扣,直至办好牌证买好保险方可放行。凡是无号牌、逆向行驶、串行车道、不戴头盔的电动车一律接受教育学习和参与交警路口执勤,通过微信发朋友圈点赞的方式推介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后视情免予处罚。同时,对现场查处违法驾驶人实行“一违法、三惩戒”,每日将驾驶人基本信息及违法行为及时抄告交警支队专人专班,形成共享共治整治合力。
历经2个多月整治,截止今日共依法暂扣无牌无证两轮电动(摩托)车1397台,低速三轮电动(摩托)车53台,低速四轮电动(摩托)车25台,上网现场处罚2591人次,电动车上牌率达95%,电动(轻便)摩托车办证率达85%。
打好酒驾醉驾查处歼灭战
从轻骑队抽调8人成立酒醉驾整治专班,每周开展2次夜查(午查)酒驾醉驾违法专项整治行动,大队领导负总责,副大队长轮流带班督战,现场指挥调度酒醉驾查处工作,凡是酒精呼气测试达到饮酒驾驶标准的一律现场秒传上网,凡是酒精呼气测试达到醉酒驾驶标准的一律抽血送检,发现一起,上网一起,震动一方,丝毫不给说情讨宝者商量的余地和生存的空间,让心存侥幸的酒醉驾违法驾驶人无处遁形。
历经2个多月整治,截止今日共查获饮酒驾驶24起,二次酒驾5起,醉酒驾驶5起,行政拘留3人,刑事拘留5人,移送起诉5人,黄州城区酒醉驾违法行为明显减少,广大驾驶员将“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理念变为自觉行动。
打好乱停乱放违法攻坚战
以骑行队为主体,成立路面乱停乱放违法整治“拖车专班”,指定1名中层干部担任班长,全权负责城区路面停车秩序大清理大整治。每天由5名骑行队员带领1台拖车、4台警用摩托车在城区主次干道来回巡查,采取“劝、抬、拖、罚”的方式,凡是发现路面有乱停乱放电动车、摩托车、僵尸车一律强制拖移到南湖安顺停车场,第一次拖移的予以批评教育后放行,第2次拖移的予以顶格罚款处理,达到报废标准的一律收缴强制报废。
历经2个多月整治,截止今日共强制拖移乱停乱放电动车、摩托车112台、僵尸车7台,警务通拍照秒传上网违停小车435台,黄州城区路面乱停乱放车辆明显减少,道路通行效率明显提升,群众交口称赞、拍手称快。
下一步,黄州大队将以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引领,按照市创文办、市局党委统一部署,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全警一盘棋思想,忠诚履职,攻坚克难,借势发力,久久为功,特别是在行人、低速三四轮电动(摩托)车普法教育、处罚力度上狠下功夫,在电动车、摩托车各行其道、各安其位上做好文章,巩固提升日常“四项”常态整治,以舍我其谁责任感和时不我待使命感高质量推进“创文”工作,为打造平安畅通、绿色健康的交通环境贡献黄州交警的智慧与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