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21-11-25 09:39: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资金使用找对了支点,就能实现“四两拨千斤”。使用财政资金不仅要依法依规,也要积极谋划、提高绩效,用最少的钱办成事、办好事。如此,才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支撑和带动作用。
今年以来,我市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统筹财政资金,引导金融机构更好满足市场主体需求,以金融为杠杆,放大财政资金效益,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探索出了一条财政金融有效联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一个财政投入高效益、金融支持有保障、经济发展高质量的良性互动体系逐渐形成。
政策加持,让更多资金投向“刀刃”
今年初,随着一纸由黄冈金财担保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由省再担保集团提供比例分险再担保的确认书送达,黄冈鲁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光大银行黄冈分行一笔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年化利率仅5.22%。
该公司作为“4321”政银担风险分担贷款获得人,采购原材料的钱有着落了。公司负责人称:该笔贷款金财公司免收企业保证金,仅按照1%收取担保费,再加上银行实行的优惠利率,大大降低了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针对中小微企业普遍反映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财政政策精准发力。今年,市财政局大力推动市金财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市金达金融服务有限公司重组,多方筹措资金注入资本金2.3亿元,成立市融资担保集团,与省再担保集团、省农信担保签订合作协议,建立“4321”风险分担机制,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流入实体经济。
“4321”,是一项财政金融联合打通实体经济毛细血管的系统性工作机制,正为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打开一条绿色通道。
“目前,我们积极落实担保费补贴机制,安排担保费补贴资金399万元,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合理降费,将小微企业、‘三农’主体综合融资担保费率逐步降至1%以下。”市财政局局长瞿伟表示。
分析人士指出,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小微企业减负,而且要发挥信贷和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效用,促进小微企业自营能力的增强,从而进入良性循环。
为此,财政部门多次会同相关部门就《黄冈市关于促进市区批零住餐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黄冈市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进行讨论,研究出台含金量重的激励政策,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今年,我们通过压缩‘三公’经费支出,统筹各类财政性资金等多种方式,筹措了产业扶持资金1亿元,已拨付7573万元,用于支持一、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奖补政策提供财力支撑。”瞿伟表示。
通过政策的加持,更多的资金将流入实经济,撬动实体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政府债券”聚集的澎湃动能,正有力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在稳中向好中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已发行政府债券资金52.3亿元。债券资金将直接用于交通、水利、公共卫生等领域,为我市补短板、强弱项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预算管理、统筹财政资源,市财政局正全面发挥财政资金集聚、整合、撬动、引导、驱动作用,把分散的资金进行统筹配置,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
创新驱动,及时提供精准有效金融供给
“我们公司存量贷款利率从9.72%下调到8.1%。这次黄冈市‘千人进千企’活动对我们公司帮助很大。”黄冈福辉混凝土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黄冈福辉混凝土有限公司因扩大生产需要,导致流动资金不足。在帮扶过程中,市地方金融工作局、人行黄冈中心支行等部门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一企一策,为企业定制帮扶“政策包”。一方面黄冈农商行为企业增加贷款400万元,另一方面对该公司存量1300万元贷款进行利率下调,从9.72%下调到8.1%,真正实现为企业纾难解困。
在关键时刻让企业享受“千人进千企”行动的“政策红利”,更加坚定了企业在我市发展的信心。
据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会同市人行等部门制定了《黄冈市“千人进千企”行动反馈融资问题解决方案》,引导银行机构开展“五个一批”融资服务对接。截至目前,我市已为清单内64家企业提供授信62.79亿元,新增贷款16.57亿元。
“不用抵押,我在手机上领到了100万元贷款,企业正在满负荷生产。”这几天,在麻城市永恒鞋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负责人李先生正盯在车间加紧生产。
该公司因国外疫情好转外贸订单激增而致使其生产经营出现资金缺口。中行麻城支行通过线上“信用贷白名单”获取该公司信息,这家公司一直按时纳税,信用等级较高。该行全程线上办理,100万元贷款资金很快发放到位,解了燃眉之急。
对于永恒鞋业这种信誉好却有融资“缺项”的企业,我市创新提出“信用培植”概念:为企业列信用辅导清单,指定主办行和部门进行全程融资辅导培育,在企业达到信用融资条件后提供融资。同时,市地方金融工作局会同人民银行黄冈支行和相关部门建立联合协商机制,企业融资哪个环节“卡壳”,就立即帮助解决。
“企业信用培植既重结果,更重导向。今后会有更多企业进入‘信用培植’名单,真正让金融活水助力黄冈高质量发展。”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局长江冠华介绍。自“信用培植”启动以来,我市累计为70家企业授信62.01亿元。
真金白银,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所带来的新形势、新要求,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高位部署,高效对接,将对接资本市场、推动企业上市作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出台多项硬核措施,“真金白银”地支持企业上市,推进企业融资方式多元化。
“我们制定了《黄冈市企业上市攻坚计划》《IPO冲刺工作责任清单》,实施动态销号管理,一企一策推动企业加快上市。修订了《黄冈市企业上市工作绿色通道制度》,各级累计奖励最高达1000万元以上。”江冠华表示。
目前,我市新增省级“金种子”企业4家,“银种子”企业17家。黄冈县域产业基金已向晨鸣二期项目出资到位4亿元,撬动投资超9亿元。
此外,我市一直在探索通过降税、补贴、奖励等优惠政策,让行业发展获得实打实的支持。
近日,市财政局与交通局等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黄冈市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若干措施》,8条新政涵盖加快多式联运型物流园区建设、加快通用集散型物流园区建设等,市财政局将预拨500万元奖补资金,支持将临空、临铁、临港的区位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降低产业成本,提高产业效率。
“接下来,我们还将持续筹措资金,落实市直和县市区支持一、二、三产业发展和城市基础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的各项重大举措,确保政策能够兑现。”瞿伟表示,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挖引灌金融活水,以资本赋能,积极为企业发展壮大“疏经通络”“输血供氧”,本地产业“微笑曲线”将持续上扬,更好推动黄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