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雄风·十问当阳”大讨论的思考 当阳市文联 王雪莲 自6月以来,市文联分别开展了5次集中学习,4次研讨交流。先后学习了刘传钢同志的讲话精神,省委、省政府相关县域经济发展的文件精神。通过反复的学习和领会,本人和其他同志一样,心里振动很大,感触很深,希望当阳市党员干部、人民群众上下一心,拧成一股要发展、要奋斗、要赶上的劲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蓬勃之势,为“重振雄风”,为当阳发展贡献每个当阳人的力量和智慧。 这些年,说内心话,作为当阳人,心底是有些羞涩和自卑的,走出当阳,总听到别人说其它县市如何如何好,说当阳落后了,心里真是万般不是滋味,总感觉,难道老百姓都看到的事实,为什么当阳的决策者们不着急,不想办法呢?作为每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只是被动地干好本职工作,当阳发展的重大决策都是当阳的领导们说了算呀! 记得一个小细节,从当阳到枝江,从当阳到远安路上,一进枝江路段,那是路边鲜花盛开,一旁附近的民居白墙黛瓦,煞是好看。一进远安路段,虽然是弯曲,但是路上柏油路面,干净整洁,绿树蓝天,感觉空气就是新鲜的,而我们的呢?从远安一进当阳,路上是灰扑扑,到处是大车,哎,没得法!后来,不过多久,听说是哪些领导身边的同志反映给领导了,把当阳到枝江路段,也就是当枝路上种上了鲜花,粉刷了路两旁的民居,这样也不至于太寒碜了,太脸上无光了。 干部群众也曾经在下面聊到当阳的路,说起G348路的规划设计,为什么还要从坝陵路上走,应该是环城设计,不应该再从城区穿过呀,搞得当阳坝陵大道就是花几年时间建设好了,还是挡不住滚滚的车轮,影响城区百姓的生产和生活,老百姓都说不太科学的设计,为什么当初都通过了呢?是哪些专家们设计的,又是如何通过了的呢? 以上都是些听说和小感受,但是也间接反映了当阳群众的民意,作为当阳的决策者,谋划当阳的发展,注重大手笔,也要兼顾小细节。但总的来说,当阳现任的领导层和决策层已经很清楚地把发展当阳的重任挑在肩上,正大刀阔斧地引领当阳干部群众破思想之冰,千方百计、百计千方地为当阳再发展而努力奋斗,作为当阳的一份子,我们看在眼里,也很受感动,早就有这样的决心和魄力就好了,当阳也不至于落后得这样差。 最近才学习了刘传钢同志在参加市自然资源局“重振雄风 十问当阳”大讨论时的讲话,深以为然。每次学习刘书记的讲话,都感觉讲得好、讲得到位。刘书记在讲话中对该局班子的发言给予了肯定,但更多地是指出了存在“就事论事、各自为政、刀刃身外、落入俗套、学未致用”问题,有可能我们各单位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刘书记同时在之后的讲话从“理念、思路、作风”三个维度讲了具体意见。 我本人只从作风这个维度来具体感性地说说自己的一点小感受。 刘书记在讲话中要求要在政治性中检验,要在专业性中检验,要在整体性中检验。讲政治必须放在第一位,我们每次个党员干部,所有工作谋划都要讲政治,站位当阳、站位历史、站位人民来考量和检验我们的工作。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专业性,如果每个部门做到了专业,我们当阳的城市面貌、当阳的形象就会独领风骚,别具一格,遗憾的是,我们当阳还是缺乏辨识度,这个辨识度也是多方面的。拿我们文联来说,虽然这些年经常是宜昌市的先进,但与一些周边县市和全国县市文联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有些工作竭尽全力了,有些工作心有力而余不足,有些规定要求从上而下一个政策,对上面可能行得通,对基层却不太行得通,导致文联指导下属协会发挥工作能动性不足。不过,个人欣喜地发现,有上级部门在发文时已经出现了“不实行一刀切”这样的结合实际的工作部署,作为下级单位,为部门工作讲究实事求是,杜绝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工作作风的积极转变而叫好!一些年来,各单位工作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买单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和时间,终于在学习党史活动中学到了党的致胜法宝和经验就是讲“实事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