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观河的古寨子 江腊喜 闲来无事,再次品读《水浒传》,便被书中的山寨吸引住了。特别是那座二龙山,一个小丑邓龙,聚集四五百小喽啰把守,有倒拔垂杨神力的鲁智深,与名将之后青面兽杨志联手,居然也只能“望山兴叹”,这更吊起了我探究其中奥秘的胃口。听说新洲道观河风景区附近有一座古寨狮子岩,与二龙山的地势如出一辙,我便只身前往。 从道观河风景区出发,循新洲区东环公路南行约四公里,便到达了狮子岩的山脚。 狮子岩,因峰顶酷似一只蹲在山上的狮子而得名。看了狮子岩的地势,真令人惊叹造化的神功:狮子岩的东边和北边,是万丈深渊——现已建成了少潭河水库;南边,则与新洲区的第二高峰——大雾山连为一体;西边,是新洲区的中部平原,从山东、河南通往黄州的古官道,就是打西边的山脚经过的。狮子岩具备了建造山寨最重要的条件——险要的地势! file:///C:\Users\JIANGQ~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F098.tmp.png 狮子岩的地势,东边、北边是万丈深渊,现已建成水库 从山脚上山,只西边有一条陡峭的山路通向山腰。山腰则依地势用大石块垒砌了两米来高的护墙,只是顺着上山路留下了一个豁口,作为进出山寨的山门。站在山门和护墙之上居高临下,山下即使有千军万马,也奈何不了山上之人了。 file:///C:\Users\JIANGQ~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E8BC.tmp.png 上山只西边有一条陡峭的山路 file:///C:\Users\JIANGQ~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E8BD.tmp.png 山腰依地势垒上了两米来高的坚固护墙 file:///C:\Users\JIANGQ~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E8BE.tmp.png 护墙的豁口,是唯一的山门file:///C:\Users\JIANGQ~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E8CF.tmp.png 山门处的石屋,是把关军士憩息的地方 进了山门,就到达了山腰。山腰有大片平地和下坡地带。仔细观察,方知这“山腰”其实也是一座山头,只不过作了峰顶狮子岩的“基石”罢了。这开阔的平地和下坡地带,是两座山头的交会处。就在这交会处,有一口池塘引人注目。池塘虽然不大,可经冬也未干涸——山顶寺庙里的和尚告诉我,这口池塘常年不干。山腰的茂林修竹令人流连忘返。而在乱草丛中,则有很多用石头垒成的“露天”小房间。当地一位王姓老人告诉我,每当有战事发生,山下的人就拖儿带女跑到这座山寨上来躲难,这“露天”小房间,就是躲难者一家一户临时的“窝”。日寇入侵时,王老汉曾随着大人到这里躲过。问起这房间修于何时,王老汉也不知道,只是小的时候听长辈讲,他们“躲长毛”(太平天国的部队)时,也跑到这里来躲过。 file:///C:\Users\JIANGQ~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E8D0.tmp.png 山腰的这口池塘,经冬也不干涸 file:///C:\Users\JIANGQ~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E8D1.tmp.png 隐在乱草丛中的这些断垣残壁,是昔日躲难的“露天”小房间 从山腰到山顶,则要经过百来级台阶,攀登一段陡峭的山坡才能到达接近峰顶的一块平地。守住这块平地,就可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站在这块平地上,极目远眺,山下的情形,特别是东环公路(与古官道有些重合)上的行人与车辆,清晰可辨。有了这样的地势,山大王们要下山打劫,还要什么耳目呢?官府把守住了这里,也就可以保障官道交通的畅通和安全了。 file:///C:\Users\JIANGQ~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E8D2.tmp.png 从山腰到山顶,要经过百来级台阶 file:///C:\Users\JIANGQ~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E8E2.tmp.png 寺庙前的这块平地,既是山寨的第二道关卡,也是瞭望台 这块平地位于山顶的建筑物——寺庙的北边,一堵护墙把他们分隔了开来,护墙则把寺庙紧紧地包裹起来,这堵护墙也是寺庙的最后一道屏障。护墙只有一个门,与北边的平地相连。岩顶寺庙的所在地,地势也很开阔,依地势而建的寺庙面积也不小。最令人称奇的是,山顶竟有一眼古井,古井的水清澈见底,喝上一口,口感比矿泉水还要好,据说这口古井终年并不干涸。寺庙的东边、北边,是万丈悬崖,西边、南边则与群山连为一体,护墙则依地势把寺庙孤悬了起来。 file:///C:\Users\JIANGQ~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E8E3.tmp.png 山顶的寺庙,历经沧桑,如今有些破旧了 file:///C:\Users\JIANGQ~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E8E4.tmp.png 山顶的护墙,把寺庙孤悬了起来 file:///C:\Users\JIANGQ~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E8E5.tmp.png 山顶的这口古井,清澈见底,井水的口感也很不错 登上岩顶,我想,这狮子岩作为山寨其实也有三道关卡把守住山顶的寺庙:山腰的山门和护墙可称为第一道关卡,山门处完全由石块垒成的两座石屋,是把关军士的憩息之所;寺庙护墙前的那块平地,可称为第二道关卡;而环绕寺庙的那一人多高的护墙,可称为寺庙的第三道关卡。至此,我才完全认同狮子岩与二龙山如出一辙的说法:都只有一条陡峭的山路上得去,山顶都有寺庙之类的建筑物,可以作为山寨的“聚义厅”,都是由三道关卡把守住山顶的寺庙!由狮子岩地势的险要和易守难攻,我才明白为什么就像花和尚鲁智深和青面兽杨志那么大本事的人,即使他们联合作战,面对二龙山险要的地势,也只好徒呼奈何! 与二龙山不同的是,狮子岩山腰有一口常年不干的池塘,山顶有一眼如常年份永不干涸的古井,而且,据说东边山腰还有一条山洞直达山脚,可以作为山大王的逃生之路。山寨之上,只要储有足够的粮食,并不担心与山下的敌人打熬。可王老汉告诉我,当地解放之前,山寨之上驻有国民党桂系军阀一个营的兵力。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之一的豫鄂独立游击支队的负责人、外号“陈大脚”的传奇女英雄陈少敏,硬是率部攻下了这个山寨,全歼守敌,解放了道观河地区。对于这位智勇双全的巾帼英雄,有倒拔垂杨之神力的花和尚,恐怕也要在九泉之下自叹不如了!由《水浒传》所描写的二龙山,和我所见到的狮子岩,我才深深地感到,共和国的建立,真的是来之不易,她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因此,在狮子岩的庙前,我鞠了三个躬,以此来表达我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