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三星堆龙印为“昊禹蚕丛” 揭开三星堆龙印之谜发现龙印实为山羊印 图 文/卧马先生(李敦彦) 早就看到过关于“三星堆龙印文字”的相关研究,研究过各路专家所释译的“老天保佑”、“本族兴旺”等祈福类话语的推测,初步研究发现这些所译文字与三星堆龙印笔画严重不符,如此主观臆断之说根本不足凭信。再看经验丰富的彝族学者阿余铁释译龙印为“鹰眼守家”意思是“鹰眼守护本族疆域”。从汉字角度分析,彝族学者所译与汉字传承演变不符。因为不懂彝文,所以对曾破译过不少玉石铭文、图文符号的阿余铁所译暂不置评。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1号坑出土爬龙柱形器与三星堆龙印对比图 关于三星堆龙印与三星堆爬龙柱形器到底是不是龙印问题,从器型、器物上动物明显都是长着羊角和羊胡子、山羊尾巴的山羊之形。看过山羊、认得山羊的人不管是谁,不用多说看一眼肯定都会说是山羊形器无疑。 三星堆龙印印文正反面印文对比图 关于三星堆“龙印”,因为印文底部曲折的笔画极像扭动的蝌蚪,也被部分研究专家称为是“蝌蚪文”,而至今没有一个专家能够解读出这四字印文的蝌蚪文字及含义。作为一个多年从事古文字考古研究的古文字爱好者,个人研究认为既然三星堆龙印是龙印,不管它是汉字是甲骨文、金文、蝌蚪文还是彝文,都应该从文字的笔画演变传承上扎实研究,多渠道寻找破解龙印之谜的文字证据。 虽长期未能破解“龙印”文字,但看到“龙印”文字的印象非常深刻,第一眼当即认出印文右下部似“禹”字?因未全部破译印文,虽然发现禹字,对汉语言专家认为三星堆龙印是为表示居功至伟的大禹而设计的说法不敢完全苟同。 近日再次反复研究三星堆龙印印文及汉字演变早期的甲骨文、金文、及传抄古字,发现所谓的三星堆龙印是“蝌蚪文”地笔画很眼熟,当是汉字在文字形成早期古文字的写法。经过反复查证深入甄别研究,终于破译三星堆龙印印文为“昊禹蚕丛”发现当是蜀祖蚕丛之印。研究发现三星堆龙印“昊禹蚕丛”印文的排列为回文印,字意是:教民蚕桑的古蜀国先祖蚕丛,有昊天宇内大禹之功德。 参看下列“昊禹蚕丛”每个字演变传承及传抄古字的字例证据。 三星堆四字龙印之首的字译为“昊”字,得从这个字上天下正圆形口的文字组合说起。古人文字的书写灵活多变,同一个字只要有组合笔画的文字,咋写都行,这是中国文字没有统一之前,为何同一个古文字有几十种写法的主要原因。 三星堆龙印首字上部是天字,下部的正圆形是古日的写法并非口字。将上天下圆形的字译为“昊”字,符合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的析文解字之理。特别是上天下圆这个字,更符合万里无垠的浩瀚天际之下悬挂一个周而复始的太阳之天相。 将三星堆龙印的第二个字破译为禹字,个人认为,不论从古字今形,均与千百年来未变化的禹字笔画结构、古今演变传承相符,当为禹字基本无疑。 关于三星堆龙印译为禹的字,唯一疑问是禹字横下口中缺少上下连贯的一竖笔画问题?参看“虫”字演变中口中没有竖笔的写法,就会打消疑问。 “虫”字甲骨文金文篆隶演变字例 下面继续说将三星堆龙印第三字破译为蚕丛字的蚕字。发现三星堆龙印回文排列方式排列的蚕字是印文左下的字。能够破译出蚕字着实不易?因为龙印印文左下字的笔画结构,根本不像象形文字中蚕的形状? 《汉典》蚕字:传抄古文字与三星堆龙印左下字对比图 在反复查找对比研究蚕的传抄古文字时,才发现这个怪异的蝌蚪文字,上下左右、尸、攴、连下部匕形笔画,90%的笔画与蚕字传抄古字相符,因为左边连笔书写,有些差别,整体结构与“蚕”字相符。最后再说将三星堆龙印第四字破译为蚕丛字的丛字。 三星堆龙印左上字的笔画,反复观看发现,字形笔画,很像两个手拉手、肩并肩、迈步脚步向前走路的样子?再看上部,两个圆形、与下部根茎相连的两朵开花、没开花、开着不同花朵的一丛茂盛的植物。特别是将龙印第四字破译为蚕丛的丛字,与前文的蚕字吻合相符。之外,将珍贵的三星堆龙印,破译为“昊禹蚕丛”或“蚕丛昊禹”与三星堆历史、与古蜀国先祖蚕丛“教化川蜀之民蚕桑”的功绩和历史文化相符,基本解开三星堆龙印之谜。 当然,因为年代太过久远,关于古蜀国文字、关于蚕丛的历史记载、和相关古文字演变的字例较少,破译是否准确,有待三星堆考古专家、古文字研究考古专家日后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期早日彻底揭开关于三星堆龙印的千古之谜。 2021年12月23日 于中国湖北老河口 卧马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