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是我们从小记忆犹新的故事,这则成语里的舟就是船,求是寻找,在剑落水的船身上刻上记号,再去找剑,用来讽刺固执而不知变化的愚蠢可笑行为。这个成语来源于《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赶紧去抓,已经来不及了。船上的人劝他赶紧下去打捞,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大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向大家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在这刻上一个记号,待会靠岸从这下去就可以找到我的剑了。”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在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说:“我的宝剑不就是在这里掉下去吗?我还在这里刻了记号呢,怎么会找不到的呢?” 至此,船上的人纷纷大笑起来,说:“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动,你怎么找得到你的剑呢?”其实,剑掉落在江中后,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刻舟求剑”主人公犯了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必然要犯脱离实际的主观。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告诫人们不能片面、狭隘的看待问题,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做事情不能死守教条、刻板而不懂变通,我们不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还得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灵活处理问题。 我们总是记住经验、忘掉惨痛的教训,用过去的经验去丈量未来更多不确定的事情。时代,环境都已经变化了,我们以不变应万变,还照搬过去成功的经验或者认知显然就是《刻舟求剑》的故事再现。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每天睁开眼睛,面临的都是一个无限增长的信息海洋,信息以前所未有的数量、变化、方式和速度等冲击着我们的大脑。新的知识、经验层出不穷,受其影响,我们很容易将过去的经验和今天或是未来的决策判断置于对立位置。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一个人很容易被过去的经验限制想象,掌握洞见的能力才能将我们的思维与直觉产生的才能充分链接起来,对问题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并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必须以刻舟求剑为前车之鉴,只有与时俱进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