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科芸(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001班) 随着寒假的来临,一年一度的寒调活动又拉开了序幕,在经历了几天的面试筛选、人员确定、组织培训之后我如愿加入了寒假的调研团队。十二月份的天气是如此寒冷,即使裹上棉衣也会在清晨的寒风中战栗,但即使如此我们对调研活动的热情和重视程度依然分毫不减。 走出校门,走出舒适区,工作的沉重感突然间扑面而来。作为学生,在学校中每日进行着两点一线的生活不甚能接触到社会的气息,这样的生活长久到带来的麻木感让我即使提前预习也无法感同身受到真正进行社会工作时的感觉。陌生的人群,厚厚的问卷,发放的过程本就是寒调对于我们的第一项测试:人员流动,该把问卷发给谁?网红这个词如今人尽皆知,网红的众多工作平台普及率也日益提高,按道理说全年龄段、男女老少皆是我们的调查对象,但我们在工作的同时也要尽量不打扰急于赶路的人,而更多地去询问有时间、有耐心、愿意去配合我们完成这份问卷的人。 但即使如此,工作也常常碰壁。有还未怎么开口就遭到的拒绝,亦或者留步听完后略带歉意的摆手,才开始的那段时间,被拒绝让我感到灰头土脸,不过我很快就摆正了心态:我现在和平时街上发传单的人别无二致,路人也没有因我是学生作业而配合的义务。不过,在说出我是学生社会调查后也有人明显更加愿意去听我们讲述这个课题,进而填写问卷。在问卷的发放过程中也因与形形色色的人接触而诞生了不同的回忆,最大的感触就是不要以貌取人,看上去冷漠的人也有一颗温暖的心。印象中遇到了两个很可爱的小女生,非常自然地接过问卷,热情地向我们搭话,在她们的安慰和鼓励之下,一早上的磕磕绊绊仿佛被微风拂过,春雪消融。 或许是课题的普适性,问卷的发放越来越顺利,在调查对象填写问卷时我不时地观察,大家对于网红的看法大体相似,又因年龄性别阅历不同有着细微的差别。首先,网红现象是拥有正能量的,它被年轻人追捧,但实际上也是用自己的热爱和劳动赚钱,并且,网红现象的出现打破了娱乐圈一统天下的局面,给予了平民变为明星的机会,让他们相信自己也能够成为明星,有更多的动力。网红的多样化,让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对自由、平等的话语权也更加渴望,而网红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榜样的力量不容忽视,而网红们带来的正面影响也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但是,网红饱受争议的地点也不容忽视,成为网红的门槛低,使得网红质量层次不齐,有硬实力过关的真网红,也有黑红也算红的赚快钱主播,没有人敢说所有网红都能为孩子的榜样,不会带歪社会风气,如何整治才是当下的难题,既然网红成为了正规职业,那么如何规划它才是重中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