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上湖北丨黄梅挑花竟让乌克兰留学生找到了家乡味道
湖
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01-07 20:20:37
近日,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和武汉纺织大学共建的纺织行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研究院)在湖北黄冈黄梅县首次开展以“见证乡村振兴·助推民心相通”为主题的参观交流迎新年活动。
活动汇聚了来自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加纳、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津巴布韦等10余个国家的40余名中外师生,大家分别在黄梅挑花与戏曲基地、宛希俨、宛希先烈士陵园以及龙感湖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感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国共产党红色革命文化,共同见证当代中国纺织文化产业、绿色生态农业与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新成果。
“千年古县”黄梅素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中外师生一行来到黄梅戏和挑花基地参观学习,师生现场观摩了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演示的挑花技艺展示,欣赏了一幅幅精美绝伦并体现中国乡土民俗的挑花作品,聆听了《天仙配》、《女驸马》等黄梅戏经典选段。

武汉纺织大学乌克兰留学生坦娅:“我叫坦娅,我来自乌克兰,今天我们来到了黄梅,我觉得这个地方很美,我很喜欢,我看到了有几个“挑花”,很像我们的乌克兰的文化,我很开心老师给我机会来这个地方。”

武汉纺织大学津巴布韦留学生莫峰:“今天我作为武汉纺织大学国际学院的学生来到黄梅的乡村,准备参观国家遗产,感受到了纺织工业,了解到了挑花技艺。作为今天两个重要的行程安排,我们很开心见证到这里美丽的村庄的悠久历史,我非常开心也非常荣幸来到这里。”
下新镇宛希俨、宛希先烈士陵园在苍松翠柏掩映下的陵园格外庄严肃穆,中外师生步入园内拾阶而上,相继瞻仰了宛希俨、宛希先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墓地,仔细观看纪念碑上刻有生动再现中国共产革命初期历史足迹的井冈山会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以及南昌起义等浮雕展示,认真学习了两位烈士投身革命、为国捐躯的生平事迹。
中外师生一行来到龙感湖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考察新农村建设成果,观赏中国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秀美风光。得知近年来黄梅在保护环境、游山观水的基础上,通过将生态水产农业、旅游业与纺织文化产业有机融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和疫后复苏之路后,留学生们连声赞叹。

武汉纺织大学摩洛哥籍学生文博:“我来自摩洛哥,今天我来到黄梅,亲眼见证到了中国如何保护环境,如何促进乡村振兴,带动村民致富。”
纺织行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副院长林莉:“留学生的视角来看乡村振兴,那么在文化交流的过程当中呢,也可以也让学生们感受到我们在黄梅的这个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另外,高校在人文交流的过程当中,以高校的智力与乡村振兴结合,这是能够促进民心相通的非常好的一种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