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3623|回复: 2

[古塔茶馆] 湖北年内开工37项水利补短板项目 总投资超千亿

[复制链接]
来自
北京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北京市朝阳区

发表于 北京市朝阳区 2022-1-18 11:17: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湖北年内开工37项水利补短板项目 总投资超千亿

荆楚网
01-17 21:17:00

湖北日报讯(记者艾红霞、实习生严孟雪、通讯员张强)争投资、推前期、促开工、抢进度、谋项目,五大行动全力推进水利建设“开门红”。1月17日,记者从全省水利建设一季度“开门红”工作推进视频会上获悉,今年我省将开工37项水利补短板项目,总投资1010亿元。

能开则开、能早则早、能多则多、能快则快,新项目开工是实现“开门红”的关键。今年将开工的37项水利补短板项目,省水利厅将在资金计划安排上予以倾斜,高关、引丹、东风渠等6个大型灌区现代改造,梅店、白莲河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沟及水文补短板、新建小型水库、当阳和郧阳两个水美乡村试点建设及6个农村饮水提标升级等前期工作基础好的7项36个单项工程,确保一季度开工。

眼下,碾盘山水利枢纽工程、宜昌引清入宜、黄冈市土司港闸站工程等施工现场,建设者们正抢冬春水利建设黄金期,抓紧施工。据介绍,去年,全省水利系统克服不利因素影响,全力推动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口径落实水利建设投资432亿元。

重大项目是稳投资、稳增长的压舱石。近年来,重大水利项目建设投资占据我省水利投资半壁江山。一季度,我省将奋力争取项目前期“开门红”,力争洪湖东分块安全建设工程、鄂北二期、姚家平水利枢纽等重大水利工程批复立项。

2022年,我省入列国家150项重大水利项目的4个工程——华阳河蓄滞洪区建设、洪湖东分块蓄洪区安全建设、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二期、姚家平水利枢纽将全部开工。此前,我省已有杜家台分蓄洪区蓄滞洪和安全建设工程、蕲水灌区新建扩建工程等4个国家重大水利项目开工。

此外,我省共有12个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重点项目库,其中,估算投资10亿元的浮桥河灌区新建扩建工程确保年内开工。

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实现重大水利项目良好接续。一季度,我省将进一步谋划骨干水网重大项目,年内编制完成“幸福河湖水网规划”。省水利厅要求各市县要切实谋划好本地区水网建设任务,做好与省级水网建设布局和重点任务的有效衔接,谋划好本级水网重大工程,织牢织密水网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北京市朝阳区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朝阳区 2022-1-19 09:14: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梅新戏唱响乡村振兴新征程

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01-18 10:20:16

濯港太白小镇鸟瞰图(张中华 摄)


五祖镇区新貌(蔡春江 摄)


鄂东动物园开园,八方游客观赏天鹅。


蔬菜基地喜获丰收(吕燕 摄)


油铺村青山绿水生态园(蔡春江 摄)


停前镇童寨村蓝莓产业基地

2022年的第一天,位于黄梅县藕塘村邢绣娘生态园的鄂东动物园开园,引来游客如潮,村里农家乐家家爆满。

藕塘村位于黄梅县杉木乡境内,这里地形起伏,山林密布,过去交通不便,曾是黄梅县有名的“空心村”和贫困村。如今,这里公路四通八达,人人安居乐业,户户争奔小康。

藕塘村之变只是黄梅唱响乡村振兴黄梅“新戏”的一个缩影。“三山两水五分田”,黄梅北枕大别山,中连太白湖,南襟万里长江,素有“鄂东粮仓”之称,优越的地理条件让黄梅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油料大县、农机示范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湖北水产大县、优质粮示范县、全国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2021年,在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基础上,黄梅通过建设北部农旅融合样板区、中部农工融合示范区、南部农商融合核心区,推动乡村振兴快速发展。

扛起责任做好巩固衔接大文章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1年,黄梅始终将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民生工程,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通过补短板强弱项,全力做好巩固、衔接、振兴“三篇文章”,确保脱贫不返贫,振兴不掉队。

摘帽不摘责任。黄梅县委书记任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政委、县长任指挥长、县委副书记任常务副指挥长,制定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运行规则,完善定期会商机制、督查通报机制、约谈问责机制,推动工作高位推进。及时编制实施《黄梅县“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2021年-2025年)》,分年度分部门出台实施方案,不断完善巩固脱贫成果政策体系。坚持保障优先,2021年统筹财政资金14.2亿元抓乡村振兴,其中巩固脱贫成果资金6.62亿元、乡村振兴资金7.6亿元,乡村振兴工作成为该县财政“第一民生投入”。

摘帽不摘政策。增强“三保障”持续性,2021年资助困难学生46024人次,雨露计划补助3002人次;持续落实差异化参保资助,脱贫人口参保率100%;健康帮扶“985”政策持续在轨,2021年1月至11月脱贫对象住院21290人次政策范围内费用报销比例93.85%,特殊慢性病和大病对象门诊1026人次报销比例84.5%;帮助105户“四类对象”改造危房,对北部山区48个单村工程和10个水厂进行巩固提升和维修养护。增强就业帮扶稳定性,对外出务工对象14695人发放交通补助,全县开发公益性岗位4156人,开展就业创业培训班17期、脱贫劳动力农技培训16期共2750多人次。增强低保政策兜底性,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全年发放低保金、农村特困供养金、临时救助金、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共1.7亿元,按照人均100元标准为特困人群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194.79万元。

摘帽不摘帮扶。一个市场主体带动一个脱贫户就业6个月以上,奖励2000元;一个脱贫户到市场主体务工,奖励脱贫户500元。黄梅继续落实产业奖补政策,为3168户励志脱贫户走上富裕道路,发放奖补资金528万元。组织发动全县各级工会组织和预算单位在832平台销售本县农产品410.14万元。2021年投入产业帮扶资金1.39亿元,全县已建成林果特基地11.6万亩,发展“虾稻共作”综合种养30万亩、蔬菜基地19万亩、畜禽水产规模养殖户500多户,通过土地流转托管、入股分红、就业务工等方式带动2.3万个脱贫户创业就业,覆盖率100%。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畅通农户自主申报、部门监测预警、干部入户排查等常态渠道,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2021年新识别“三类”对象,全部落实一户一策、一户一专班及时帮扶。

摘帽不摘监管。出台《黄梅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衔接乡村振兴项目库储备项目1492个。2021年,各级专项衔接资金2.7179亿元,安排项目378个,到人到户到市场主体资金全部拨付到位。出台《黄梅县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实施方案》,完善运营管护制度,着力提升扶贫资产管理水平。全县扶贫项目资产3297个,资产原值8.89亿元,已全部确权登记、完善台账。同时,通过大数据监督检查等方式,聚焦乡村振兴领域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拧紧思想螺丝,上紧行动发条,压紧责任链条。

升级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大手笔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黄梅加快发展特色农业,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一批现代农业龙头企业脱颖而出。

一粒稻谷如何吃干榨尽?康宏粮油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黄梅有10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年稻谷加工能力30万吨。稻谷在这里经过除杂、碾白、色选、碎米分离等环节后,由机器人灌装打包成“二度梅”牌大米。剩余副产品中,碎米以每公斤1.4元的价格卖给饲料生产商;谷壳作为原料用于稻谷烘干的能源,燃烧后的灰烬加工成碳黑颗粒,每吨售价400多元;米糠用来提炼稻米保健油。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17亿元,税后净利润3500多万元。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订单农户”模式,每年带动农户增收千万元。

无中生有,闯出新路。蓝莓富含花青素,被称为“水果皇后”,过去主要在北方种植。黄梅县停前镇童寨村在外能人王天寿看到商机,投资1.2亿元创建湖北紫玉蓝莓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在丘陵岗地居多的黄梅县停前镇、独山镇,蓝莓种植范围涉及2个乡镇10多个村,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通过一颗颗小小的蓝莓果,打造出一条投资5亿元的产业链,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每年采收后,我们有三分之一通过鲜果销售走向市场。另外三分之二制作蓝莓果汁、蓝莓酱、保健酒等系列产品。”紫玉蓝莓科技公司现有3000平方米的冷库两座,库容量5000吨。700多名脱贫户在“链”上就业,户平增收8000元。

按照全产业链、全生态链、全价值链模式,黄梅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引领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打造黄梅戏故里区域农业公用品牌,搭建适应“网红经济”的农村电商平台,以“直播带货”带动农特产品上云端、带旺企业生产、带火农业品牌,农产品线上年销售额过4亿元。积极构建良种培育、规模种养、采摘体验、精深加工、线上线下销售等集成生态,拉伸农业产业链。截至2021年10月,该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2家,年加工产值72.3亿元,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位居黄冈前列。

厚植绿水青山,赢得金山银山。黄梅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放大五祖非遗文化旅游区典型示范作用,持续升级柳林玫瑰谷、苦竹养马岭、牛牧村香樟园、华中牡丹园、杉木邢绣娘生态园、大河袁夫稻田旅游示范节点带动农旅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建成静雅梵音、聚秀藏灵的美丽乡村群,打造北部山区绿色生态经济带,形成“由点及线、连线成面”的格局,为乡村振兴快速发展注入新动能。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黄梅县强力推进能人回乡创业“千人计划”,有效实现人才回归、资金回流、项目回迁。依托黄梅戏文化引进的邢绣娘生态园项目,建成了“八景十二园”,出品的荷叶茶逐步打开全省市场,观光研学旅游渐入佳境。立足丰富的农业资源禀赋,成功引进了康宏农业生态园、蓝莓加工园、菱角堆花酒等精深加工项目。五祖镇通过招商引资、能人回归,建成了4A级五祖景区,实现“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农区变景区”,被评为全国最美乡镇、全国十佳生态乡镇。

刷新颜值促进乡风文明大提升

“路变宽了、房变高了、村庄变干净了。”近日,在外地打工两年没回家的黄梅县停前镇金寨村四组村民王富国,惊喜地发现,家乡的“颜值”正悄然提升。

“生态环境就是民生,绿水青山就是幸福。”黄梅以长江岸线、旅游路线、公路沿线、铁路沿线“四线”为轴心,按照“沿山打造富氧山居、沿水打造醉美水乡、沿路打造秀丽乡村”的思路,选择84个行政村试点,着力建设横山公路沿线、“十里观光长廊”、沿江生态长廊、中部平原水乡等4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全域开展“五清一改”等人居环境五年提升行动,致力畅通水网、提档路网、稳定电网,升级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强化基层治理,塑乡风文明。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三产融合,建成了绣娘田园、袁夫稻田、东山小镇问梅村、养马岭抗金城、牛牧村香樟园等网红打卡地。

实施乡村振兴,既要有“颜值”,更要有“气质”。

“自从村里文化中心建好后,唱戏跳舞的多了,打牌赌博的少了。”柳林乡老铺村陈燎原说。黄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伙看得见、听得懂的“土规定”“土口号”,形成百姓能明白、愿遵守的风俗习惯,通过黄梅戏广泛传唱。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到美丽乡村建设,从群众文化舞台到“出彩村民”评选,从矛盾纠纷化解到推进移风易俗,黄梅做好“戏”文章,突出廉文化。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内涵,建设一批“颜值高”“气质佳”的特色小镇。该县积极将建新村与树新风结合起来,传承村庄优秀文化,强化乡土文化保护传承,推动黄梅戏文化、红色文化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养良好的家风与乡风,提升乡村自治、德治和法治水平。通过文化提升工程,串联五祖、大河、苦竹、停前、柳林等乡镇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红色资源、农业资源,形成了“春踏青赏花、夏避暑漂流、秋采摘体验、冬咏梅观鸟”精品乡村旅游线路。

筑牢根基守住基层组织大阵地

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黄梅县注重提升基层党组织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一方面,着力在加强管理上下功夫,抓实村主职干部专职化管理。小池镇率先推出村主职干部“一体化”管理模式,打破镇、村干部身份限制,对村级党组织书记比照乡镇国家干部管理,一体化实施日常管理、教育培训、业绩考评;黄梅镇紧扣县域中心工作,在合安九高铁建设征地拆迁工作中,将所有在编村干部编入不同的工作指挥部,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责。另一方面,着力在选优配强上下功夫,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县级干部带头深入乡镇、村组,一个村一个村地摸排,寻找“最优秀的人才”。为缓解目前农村“两委”班子学历偏低、年龄偏大、战斗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近年来,全县共招引110名大学生到村任职,为基层组织补充了“新鲜血液”。

县里将村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培训纳入干部培训的年度计划,组织支部书记开展理论学习交流、外出考察调研1500余人次,切实提高支部书记的政策水平和能力素质。以换届为契机,调整村级党组织书记242人,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35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全部完成整顿转化。

“没有像样的村部,就像丢了阵地,组织涣散,干部不愿待,群众不想来”。全面实施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提档升级“三年行动计划”,连续三年每年整合县级财政专项资金3000万元,强力推进村级服务场所新建、改扩建。

坚持重心下沉。加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选派力度,全县共选派第一书记381人、工作队员1090人,举办2次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和乡村振兴系统干部专题培训班,提升乡村振兴工作队业务水平。县委组织部、县纪委监委及县乡村振兴局机关常态化开展驻村工作队到岗履职情况督查暗访,全面压实驻村帮扶责任,确保帮扶干部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

策划:黄梅县乡村振兴局

撰文:项志芳童兵李志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北京市朝阳区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朝阳区 2022-1-19 09:15: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奋战一季度 勇夺开门红丨武穴引进项目21个投资总额62.26亿元
微武穴 2022-01-18 06:59




看  点


为贯彻落实日前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市各地加强精准调度,精准施策,努力实现“高开稳走”,跑好开局起步“第一棒”,奋力夺取今年一季度“开门红”。为及时报道各地开局起步的工作动态和经验做法,黄冈日报全媒体开设“奋战一季度 勇夺开门红”专栏,敬请关注。



开局迎来开门红

武穴引进项目21个投资总额62.26亿元



1月13日,武穴市传来新年开局捷报:该市举行2022年招商引资“开门红”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吹响了新的一年招商引资开门红嘹亮号角。此次,共有21个项目花落武穴,协议投资总额62.26亿元。

据了解,该市2022招商引资开门红集中签约的21个项目,涉及医药化工、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文旅康养等领域行业,投资额度大、科技含量高、示范作用强。项目的签约落户,将进一步推动该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是武穴“冲刺全国百强、打造循环经济千亿园区、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的开局之年,武穴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发挥重大项目的投资支撑和强力拉动作用,全力以赴招大引强,以项目的大突破促进发展的大提升。该市一如既往地以真诚服务、主动服务、专班服务、全程服务,为前来投资的商界精英全力提供最优环境、最强保障。各级各部门坚持全市一盘棋,全力以赴服务好签约项目的落地建设,加快推动招商签约项目早日落地开工、投产达产、发挥作用。

赢战首季开局,抒写全年精彩。武穴市委书记胡昊说,武穴坚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不动摇,狠抓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全面落实市级领导包保重大项目制度,全面推行周二项目督办会机制,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武穴,为该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加满油,拉满弓,开新局。新的一年,武穴市委、市政府坚持招商安商同步发力,聚焦四大产业链,围绕产业细分领域,依托专业团队和龙头企业,大力开展专业招商、以商招商,每月开展1次集中招商签约,每月1次项目落户集中督办。


素材来源 | 黄冈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