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8498|回复: 0

[今日老河口] 戏说楚方城长城及中国文化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65

主题

461

帖子

552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52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2-1-19 06: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论坛看到学者关于楚方城在长城之前的研究,我也有了一点兴趣,进行了自己的思考和联想。
方在长前,在中国文化中有一个成语,叫做来日方长。
这个成语的出处是,宋·文天祥《与洪端明云岩书》:“某到郡后,颇与郡人相安,日来四境无虞,早收中熟,觉风雪如期,晚稻亦可望,惟是力绵求牧,来日方长。”
观察这句话可以发现,其中有来日两字,也有日来两字,这就构成了一组对称。
而在电脑语言中,是用对称符号作为括号,来进行强调的。
所以将日来和来日看做括号,则其中包含的部分就是要强调的部分。
即“四境无虞,早收中熟,觉风雪如期,晚稻亦可望,惟是力绵求牧,”
观察这一部分,可以发现开头一个四字,是方的,后面二十三字,可以称为长,仍然是方在长前。
而且万里长城四个字的笔画数为二十三,在数上面与后面的这一串字对应。
那么,如果这二十三字对应长城,又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看其开头三字为境无虞,即长城修建之始的想法是确保境无虞,使境内没有危险。
结尾三字为绵求牧,即长城到后来成为了一种心理依赖,好像是绵羊寻求放牧者。
所以才有后面的来日,日本看到清兵入山海关的先例,也来了。
这就是长城的历史。
那么我们现在呢?还在发掘其中的文化,这里也有给我们的引导。
来日方长,即来两口相合之地,有方长城。
两口相合之地,即丹江口和老河口相合的老河口。
而两地接壤的地方是洪山咀。
我们此时再看这篇文章的标题,宋·文天祥《与洪端明云岩书》。
是写给一个叫洪端明的人。
而洪端明这个名字中,恰好对应包含了洪山咀三个字。
可见我并没有找错地方,这里确实埋伏着天人感应的中华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