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味】(1)黄梅鱼面:吃鱼不见鱼,似面亦非面
黄梅广播电视台 2022-01-20 22:10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吃鱼不见鱼
似面亦非面
黄
梅
年
味
图片
图片
呀,买许多鱼哎?真太式!
哪地哟,刚刚买菜看到买鱼的那滴草鱼几大一条,买几条呢做鱼面呐!
图片
图片
可以哒
恩屋做鱼面么?
图片
图片
前几天做了一点呢也
图片
黄梅这个县城的冬季是什么味道?
是承载着回忆和思念的味道
是让人魂牵梦萦的家的味道
一条麻香的腊鱼、腊肉、腊肠
一锅鲜香的老鸭腿炖鱼面
满口浓香的蓑衣圆、蛋饺、菜卷
热气腾腾的火锅搭配萝卜圆
煮豆粑里加点高粱粑、糍粑、芋圆
再配上自家腌制的
压菜、萝卜角呢、豆肆、腐儿
……
冬天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今天我们带来
第一道限定美食——鱼面
图片
图片
食之历史
图片
每年冬腊月,也就是农历十一、二月,黄梅各家各户就陆陆续续开始做鱼面了,这个时候天气晴朗,当年的新鲜苕粉也晾晒完成,正是制作鱼面的最佳时间。
鲜美香滑的黄梅鱼面,融入了天下黄梅人的浓浓乡愁,沿着时光的河流溯流而上。一场邂逅,演绎了一段至善的人性之美,也成就了一道独特的人间风味。
图片
相传,清朝一位举人进京赶考,乘船行至龙感湖之上,突遭风浪,落入水中,恰巧被一位农家女救起。为了照顾身体虚弱的举人,渔家女颇费一番心思,剖杀了家里仅有的一条鱼,细心剔除鱼肉,锤成鱼糜,与苕粉混合揉匀,做成一碗面条,举人吃后大为感叹,不曾想人间竟有如此美味。后来,举人金榜题名,为感谢渔家女的救命之恩,特备厚礼登门道谢,不料渔家女不知所踪,举人只好怅然离去。渔家女当年做的美食,就是今天的黄梅鱼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自清朝乾隆年间开始,黄梅鱼面便作为地方贡品,年年上贡朝廷,逐渐享誉四方,流传至今。
图片
食之制作
图片
吃鱼不见鱼,似面亦非面。鱼面,原称捶鱼面,是一种用鲜鱼浆和苕粉搅拌制作而成的食物。
鱼面的制作看起来简单,其实选什么鱼,用什么粉都是有讲究的,于细之中见功夫。鱼是草鱼,最好在七斤左右。在过去,人们大多是用皖鱼或翘嘴白做鱼面。
图片
清晨菜市场的鱼非常新鲜,活蹦乱跳的,还摆着尾,新鲜的草鱼被主顾挑选,刮鳞打腮,去之刺皮和内脏,剁其肉之鱼糜状。粉是苕粉,独山镇刚挖出来的苕制作成的苕粉最为上佳,细腻软糯,带有独特的清香。
图片
图片
图片
鱼糜和苕粉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混合在一起,一斤鱼肉需四五钱盐,将其揉成面团,再分成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剂子,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蒲扇大小的薄面饼。
图片
采用传统的柴火灶蒸制,灶火炙热,摊开的面饼放置在蒸笼上,猛火蒸两三分钟即可出炉,烟雾缭绕,带着木香。热乎乎的面饼被卷成筒状,待冷却后加以精湛的刀工切成圆饼,碰到大晴天晒一两天就可储藏起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鱼肉与苕粉的交融,既保留了各自的鲜美、甘甜,同时相得益彰,蝶变出一道人间至味。
图片
食之美味
图片
鱼面的吃法多种多样,可煨汤、热煮、生炒,可以搭配食材,也可以烩肉食,烹调方便,款款风味各不相同。其中煲汤和炒着吃是咱们黄梅鱼面最主流的吃法,入口爽滑劲道,回味悠长。
图片
老鸭腿炖鱼面
炒鱼面
图片
打完鱼面后,另外一道美食——鱼皮,也就应运而生了。锅中倒入自家压榨的菜籽油,将鱼皮煎制两面金黄,放入土辣椒和本地酸菜或萝卜丝,味道也是极其鲜美!
图片
图片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看过千百种不同的风景
走过无数繁华热闹的远方
最怀念的还是家乡
以及家乡特有的味道
提起咱们黄梅
你会想到哪一款美食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