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北京市朝阳区 2022-1-31 08:36: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前三季度我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1.17亿元,同比增长19.6%,较2019年同期增长8.3%。第一产业增加值45.32亿元,增速15.1%;第二产业增加值63.03亿元,增速18.3%;第三产业增加值82.82亿元,增速23.1%,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25:33:42。初步预计,2021年全县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7亿元,同比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180亿元,同比增长23.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7亿元,同口径增长29%;外贸出口额14800万美元,同比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6亿元,同比增长31%;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172元、19410元,同比增长均为18%,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将有望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二)产业转型步伐加快。旗帜鲜明树牢“大抓工业、抓大产业”导向,前三季度纺织服装规上工业企业37家,产值36.3亿元,投资10亿元的智盛纺织退城进园项目加快推进,投资12亿元的黄梅(吴江)智能织造产业园开工建设。农副产品加工规上工业企业25家,产值28亿元。建筑建材业完成产值47亿元,其中建筑业引进19家企业,实现税收1.9亿元,产值18亿元;建材行业规上工业企业29家,产值29亿元。新能源产业已建成(含在建)总体规模440MW(风电260MW、光伏180MW),年总发电量6.3亿度,年总产值过5亿元,年创利税8760万元。省发改委已审批的共17个项目装机容量1820兆瓦,计划2022年1月份开工。黄梅非遗文化旅游区光影秀开演、问梅村开街、凤源里开盘、稻田奇遇亲子乐园开园,成为黄梅旅游产业发展主引擎。
(三)项目投资高效推进。前三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9.5亿元,增速37.2%,恢复到2019年同期88.4%。其中,民间投资77.34亿元、增速32.7%;工业投资37.3亿元、增速33.4%;工业技改投资15.8亿元、增速121.3%;基础设施投资31.81亿元、增速51%;房地产投资20.35亿元、增速50.4%,投资规模和增速稳居全市前三。全县新入库项目101个,总投资规模127.7亿元。10个市“双百”(含2个省重点)项目全部开工,100个县级重点项目开工98个,入库89个。汤荣精密铸造、龙源石膏、宇星水钻产业园等19个项目已建成投产,安九高铁年底建成通车。投资7.8亿元的华阳河蓄滞洪区建设工程完成前期工作,投资80多亿元的紫云山抽水蓄能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年底将完成可研编制招标,正在开展平硐勘探等前期工作,落地开工进入倒计时。
(四)城乡融合全面提速。高铁站场建设强力推进,高铁新区“四路一广场”项目即将完工。晋梅大道升级工程开工建设,园区创业大道、振兴大道升级改造、一河两岸综合整治、城区黑臭水体治理等项目全面实施,完成S332路面升级改造和鲍照路、爱民路等道路黑化。700余户城区房屋征收顺利完成。全力推进擦亮小城镇工程,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启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加强,27个“禅风水韵、吴楚乡情”建筑风格示范点全面推进。深入实施城区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提速推进实施144个城建项目、十大交通工程和“四好农村路”建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五)改革创新不断深入。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对标市委营商环境“5321”目标要求,明确100个重点任务和10个重点改革事项,强力推进“清减降”专项行动,网上办、就近办、跨省办、并联办、智能办更加便捷,先建后验、容缺审批、并联审批得到有效落实,办事效率、办事体验进一步改善。创新老年人办事“四简”机制,经验做法得到国务院营商办推介。深入推进“千人进千企”专项行动,实现149个企业进驻全覆盖,收集解决问题225个,对企业发展实行“保姆式”服务。开发“动产抵押担保贷”等金融产品,新增市场主体动产抵押贷款1.2亿元、信用贷款1.27亿元、担保贷款2.3亿元。清理闲置低效用地900余亩。制定出台技术改造、科技创新激励办法,设立3000万元专项基金。
(六)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前三季度公共财政民生支出20.3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85.2%。城镇新增就业438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6%,低于控制目标1.84个百分点。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做好“三类对象”动态监测,启动编制美丽乡村村庄建设规划。县疾控中心、县人民医院“一院两区”南区暨传染病大楼、县第二人民医院、小池滨江新区人民医院、新开卫生院整体搬迁等一批医疗卫生项目相继开工实施,县八小、城南幼儿园等一批教育项目有序推进。全面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月桥河、王桥河黑臭水体整治初见成效,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工,“厕所革命”、“散乱污”企业整治等重点任务全面完成,龙感湖水质稳步提升。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常态化疫情精准防控措施,应急预案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完善。积极主动应对六轮强降雨,做到快反应、快预警、快除险、快转移、快战备,防汛形势稳定可控。社会保障、养老、教育、医疗、文化等均取得新成效。安全生产、信访维稳、食品药品监管等工作扎实有力,社会大局较为平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