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248|回复: 0

过年

[复制链接]
来自
黑龙
精华
8

528

主题

944

帖子

1223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223
QQ

IP属地:黑龙江省

发表于 黑龙江省 2022-2-10 08:29: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过年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中,春节当推诸节之首,是一个最最最重要的节日。
        每当过年的时候,整个中国仿佛吹响了集结号,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家——进发。回家过年,成为这一特定时刻全中国人的共同心声!似侯鸟迁徙般从四面八方汹涌而来!
        而今过年,人们匆匆聚拢,又匆匆散去,总让人觉得少了那么一丝丝年味!总让人觉得有些形式大于内容的嫌疑。虽则如此,但年还是得过!有一个词语叫“年关”,所渭何意?关者,关口也!年关年关,过年即过关!不过此关,心中难安!过了此关,方卸重担!过年,即是斩断过去孕创未来之美寓!
        过年诸事,众行而盛隆!有着一套基本的流程。大体说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除夕之前为准备阶段,俗谓之办年货;除夕之日为春节,即过年,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一起守岁;除夕之后为正月,为拜年之期,晚辈要给长辈拜年,亲朋好友之间相互拜年。
        随着年岁的增长,年年复年年,对于过年已从孩提时期的渴盼,慢慢衍变为如今的淡然!俗话说“娃们望过年!大人望挣钱”,这是对不同年龄的人在过年一事上不同心态的最好注脚。
        小时候过年,那种浓浓的年味至今难忘!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过年物资并不丰裕,商品贸易的主渠道是供销社(那时候我们谓之合作社),那时候的合作社可了不得,掌管着所有的生产资料和生活物资经营权,是许多人打破脑壳都想往里挤的实权部门!里面的售货员更是高人一等,说话的时候脑壳都仰得高高的,鼻孔里哼一声都会让前来购货的乡亲们感觉是打了一个炸雷,惊得你浑身一颤!小时候有两个地方对我们天生就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其一是合作社,其二是服务部(集餐饮和住宿于一体的特殊部门)。每次我们从服务部门口经过的时候,那几笼混合着煤灰味和麦香味的包子,赤条条地撩拨着我们的味觉神经,嘴里的涎水流下来得有三尺长!过年的时候,所有的过年物资都会在合作社里一站式购齐!所谓的过年物资,不过是两斤杂糖,一筒芝麻饼子,斤把散装白酒!杂糖和饼子是预备着正月里小孩子拜年时给“打发”用的!平时可没谁舍得吃!现在则不同了,物资空前丰盛,要什么有什么,如果按照过去的标准,那么现在可以说是天天在过年。
          按照老辈人传下的习俗,进入腊月以后,我们就可以掰着指头计算过年的日期了。有条件的家庭就会扯上一些布料回来,请裁缝师傅上门做新衣服。裁缝师傅来家里后,我们最关心的不是新衣服,而是师傅衣车上那个木质的卷线用的车儿,我们常拿那个木质的车儿做火炮,找一个自行车的辐条铁帽塞在车儿的一边,另一边将一颗大铁钉的尖端磨平,然后拴上橡皮筋,铁钉的另一边扎上一把毛线须子,这样一个火炮就做成了。玩的时候将一颗猎用纸塞在铁帽里,向着天上一摔,让它自由落下,猎用纸受到铁钉的撞击,便会发出“啪”地一声巨响,可好玩了!
        过年是孩子们的节日,对于大人们来说,则是操心和忙碌的时节!他们为了预备过年,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农闲的时候,要砍很多柴禾垒成柴垛,还要打一些蔸子作烤火之用。到了腊月二十四我们这里的习俗是“过小年”,要弄上一顿好吃的 。同时也是“打扬尘”的日子,父亲便会取几匹山棕扎成一把掸子,里里外外地搞大扫除!父亲是个非常“过细”的人,楼角,墙璧,门旮旯,地面,稻场,甚至百来米的道路,他都会打扫的干干净净!一种新年新气象的感觉便会扑面而来!
        每年到腊月二十以后,母亲就会更加忙碌。要趁天气晴朗的时候洗全家的衣被,还要做米酒,碾汤圆粉子,打豆腐,常常要忙到很晚才能休息。家乡有句俗语“七不炒八不闹”,就是说腊月二十七和二十八这两天不能炒瓜子花生和打豆腐,谐音“不吵不闹不打”之意!是一种吉祥美好的寓意!那时候瓜子花生极少,母亲就把玉米中粒大饱满的挑出来,先放在锅里面用水煮,直到煮得快涨开了就把它捞出来凉干,然后拌上少量的桐油,放在热沙里面翻炒,这样炒出来的玉米泡子又香又脆,是我们儿时最爱的零食!后来我也曾在市面上见过一些,但都不是儿时的那个味了!
         到了除夕这天,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终于来到了,过年啦!过年啦!孩子们都欢呼雀跃!这顿团年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饭,所有好吃的都弄上了桌。开吃之前,先要祭奠亡人,祈求他们保祐后人幸福安康!晚上要守岁,有俗语云“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就是说大年三十的火必须旺旺的!元霄节的灯必须亮亮的!寓意来年红红火火,亮亮堂堂!为此,父亲总要挑选一个又大又干的树蔸子,多架些柴禾,把火垄里的火烧得亮亮旺旺的,一家人便围座在火垄边日白聊天,其乐融融!
         正月里,拜年去!走亲串戚在我们小时候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每次出发前,父亲总会打来一盆热水,挨个给我们洗脸洗手,他一手捏着我们的头,一手把毛巾钱铺在掌心,在我们脸上轻轻一旋,便洗好了。那时候走亲戚可没有车,五六十里路全靠磨两个脚板皮,有时侯基本上要走上一天!现在想想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一路上欢蹦乱跳,累了就在路边的大石上坐一会,渴了就喝几口崖隙里的山泉,饿了就吃几把袋里装着的玉米泡子。我常想:什么是快乐?童年的这段时光,就是一种纯净而无杂质的快乐!虽苦点累点,但那种开心却是无可比拟的!
        到亲戚家拜年,长辈们会给小孩子“打发”,那时候可没有红包,我们的“打发”是一人一个芝麻饼子,几颗杂糖,我们拿到手后,可不敢三下两下挥霍掉,只能掰下一小块慢慢品尝!小孩子间会时时拿出来比比看,谁剩的多,谁剩的少!要是吃完了,看别人吃时就只有馋嘴的份了!那种芝麻饼子的香味色泽,以及杂糖的大小凹凸,历历如浮眼前,印象甚是深刻!
        正月里,米酒和汤圆是必备的美食!全系主人家手工制作。来客之后,必以此物招待,以彰显主人家的热情好客!拜年的礼仪,一般延续到初七八便结束了,所谓“拜年拜到初七八,一无烟,二无茶”。但这也仅是一种说法而已,只要有空,正月里随时都可以串门的。到了正月十五元霄节,我们这里称之为“过尾巴年”
也要吃汤圆的,寓意过年之期圆满收官,下一段美好的征程又将开启!
        现在过年,虽然年味不似从前,但也因为这个契机,让几乎所有的人可以停下匆忙的脚步,回归家庭与亲人团聚,朋友之间也可以在一起聚一聚,聊一聊,亦是此节最大的功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