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看,这是我们的爆款产品,它有3个牙轮,外加牙掌、轴承、锁紧元件、储油密封装置、喷嘴等20多种零部件。”2月14日,走进湖北鸣利来合金钻具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公司副总经理汪杨志指着一款牙轮钻头说,“它打破了行业垄断,帮助我们走出国门抢订单。”
湖北鸣利来合金钻具有限公司位于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集科研、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借力市校合作,建立了“矿用钻具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湖北省牙轮钻头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其生产的牙轮钻头,从大别山“钻”出国门,成为世界矿用钻头市场的新秀。
为了抢抓一季度“开门红”,鸣利来公司在年后积极复工,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对入场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全面排查生产车间安全隐患,确保生产线安全、稳定展开,目前,各项生产工作已全面步入正轨。
提前布局转型升级
穿透坚硬复杂的地层采矿,要有一个好钻头——既会“钻”,还能“磨”。
作为一家生产钻具的高新技术企业,鸣利来公司拥有国家专利21项,通过实施2项技术改造,购置40多台国内最先进的新设备,建成了鄂东南地区首家能够进行精密锻造的生产线,开发出滚刀、潜孔钻头、钎尾/钎杆等新产品。
钻头拆卸困难,是行业内的“世纪难题”。
鸣利来公司以此为突破口,聚焦“拆卸方便的矿用牙轮钻头创新与研发”,与武汉理工大学达成合作意向,启动技术攻关。同时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黄冈师范学院、中科院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合作,组建四大科研平台。
2020年以来,公司投资6000万元新建了精密锻造和精密辗环锻造智能化生产线,购置了2500吨电动螺旋式大型压力机和辗环压力机,为公司的产品制造和发展奠定基础,填补了黄冈市精密锻造和辗环锻造的空白,成为鄂东地区第一家大型精密锻造和辗环锻造生产基地。这条生产线建成后,公司生产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单日产量最高可超过30吨,年产精密锻件超过6000吨。
尝到创新的甜头后,鸣利来公司没有盲目扩大规模,而是继续改进工艺、引进设备、提升产品,坚持拿出年销售收入的10%用于产品研发,仅2021年就投入5000万元用于设备更新、技术改造。
“今年正月初七我们就已经全面开工了,抓紧时间钻研公司引入的新机器。”公司凿岩事业部CNC操作员吴必成说。
抓住契机“钻”出国门
技术创新让鸣利来公司的客户从最初的小矿山,发展到包头钢铁集团、河钢集团、江西铜业集团等国内大企业。同时,鸣利来公司与国内各大矿区保持着良好的业务关系,在武汉、长沙、深圳成立了办事处,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
近几年,公司全面开发国际市场,先后在5个国家成立销售分公司,美国、南非、俄罗斯、阿根廷、巴西、巴基斯坦等20多个国家的铁矿、铜矿,逐步用上“黄冈造”的牙轮钻头开采,一个钻头平均售价为2—3万元,综合实力跻身行业前列。
“2021年度公司总产值12182.01万元,比上一年度增长近30%,销售额比上一年度增长12.16%,净利润2542.56万元,其中出口创外汇317.46万美元。”汪杨志说。
铆足干劲再开新局
近两年,鸣利来公司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实现了黄冈市精密锻件的全面自主供应,服务黄冈钢构、造船、汽车零配件、传动零部件等产业,进一步促进黄冈市产业集聚,也为黄冈智能制造产业链夯实了基础。
今年,鸣利来公司计划再继续投资5000万元,购置进口五轴四连动加工中心、机器人焊接装备、全自动淬火炉、中频感应加热炉等全自动智能化大型设备,用于建设新型旋挖截齿智能化生产线及产业化项目。该项目完成后,预计公司可年产100万支旋挖截齿,首年可实现新增销售收入5000万元,创外汇200万美元,利税450万元,力争2023年产值达到2亿元。
“我们将铆足干劲,开足马力,开启虎年建设新热潮,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开好局、起好步。”汪杨志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