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1400|回复: 0

黄州区教育局:强化“一校制”管理模式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复制链接]
来自
河南
精华
0

923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15092

IP属地:河南省漯河市

发表于 河南省漯河市 2022-2-23 14:20: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黄州区教育局全面落实“双减”“课后服务5+2”等教育改革政策,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形成长效机制,市区教育融合发展成果和“双减”政策下师生昂扬向上的精气神让市区各学校焕发了新生和活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关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2021年来,“双减”政策实施后,黄州区在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改革中,按照“行政主导、强弱搭配、学校自愿”的原则,结合黄州区实际,探索出了一种新型办学形式。

突出办学条件均衡 让家门口有好学校

黄州区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支持黄州区加快发展第六次现场办公会精神,严格落实《黄冈市区一体教育设施专项规划2018-2030》要求,加快市区重点学校建设,认真谋划并系统推进新建黄冈万福实验学校、黄冈城北实验学校、黄冈景苏学校、黄冈东安学校,目前四个项目均已开工。

“办学模式上以市实验小学、黄冈思源实验学校、市第二实验小学为各集团化办学龙头学校。除办学地点不同,两个校区间教育教学和校园管理上是一样的,即‘一校制’发展模式。”黄州区教育局党委委员陈振林说道。

以集团总校为龙头校,实行“一校制”模式,校区之间打破体制障碍,同下一盘棋,实现好学校就在家门口。2021年秋季学期,新组建的4个校区开门迎新,新增优质学位约3400个,极大缓解了市区优质学位不足难题。

集团化办学让优质教育资源流动起来。要想让孩子们“有学上”“上好学”,新建学校才是最终“突破之道”。2021年,黄州区义务教育阶段投资3个亿,新建景苏、城北、扬鹰岭三所学校,增加学位6000个;学前项目改扩建4个,增加学位1200个。黄州区幼儿园向公益性、普惠性跨越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拥有“家门口就能上幼儿园”“好而不贵”的学前教育。市实验小学、市第二实验小学、市东坡小学、黄冈思源实验学校、市明珠学校、市启黄中学、市实验中学等7所市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整体划转移交已按时完成。

突出师资配备均衡 让身边有好教师

家长择校,本质上是择老师。2021年来,黄州区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探索集团化办学,盘活现有教育资源,扛起教育均衡发展主体之责。落实黄州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水平,区级财政按人均2.5万元,将义务阶段教师奖励性工资纳入财政预算。

黄州区改革评价方式,督导落实“五项管理”,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制定完善《黄州区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方案(试行)》,组织学期学业水平监测,实施市、区教研员联系学校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机制,推进城区和乡镇学校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质量均衡发展。

黄州区以市实验小学、黄冈思源实验学校、市第二实验小学、黄州思源实验学校等4所优质义务教育学校为龙头学校,成立四个教育集团,实行一校两(多)区办学模式,集团化办学成效初显。



“分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完全来自于我们实小本部,实现的是团队共建,资源共享,但是我们也会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探索和提炼。”黄冈市实验小学赤壁分校校长邹春林说道。集团办学后的黄冈市实验小学赤壁分校在管理上由本校区选派名师团队,实行一体化管理,如今,校园生机勃发。

突出教育机会均衡 让孩子有好发展

原余家湾小学受市区优质学校的虹吸效应影响,已经停办,成为黄冈思源实验学校余家湾校区后,去年秋季正式招生。从最初计划招11 个班到开设了13个班;从计划招500名学生,最后招了650名。



“经过大半个学期的实践和探索,基本上达到了集团化办学的初期目标,也赢得了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和满意。”黄冈思源实验学校副校长何建义说道。

2021年来,黄州区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相衔接,保持教育帮扶政策稳定。对全区年满6周岁的17名残疾儿童和53名建档立卡家庭子女进行了就学核查与安置,做到了数据精准、不漏一人。全年补充乡村中小学教师22名。投入近900万元,提升8所乡镇学校办学条件。全年向上争取各类资金8180万元,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向前推进一大步,各类教育资源做足增量,实现青少年就学应上尽上。

2022年,在设置“大学区”的前提下,黄州区教育局将推进城区、城乡校际间全域交流,以城区优质中小学为集团总校,采用整体接管、合作办学、举办分校等模式,覆盖带动城乡薄弱学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