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誉为“荆楚丛林之冠”的玉泉寺旁,有一个被宜昌市命名为“最美乡村”的玉泉村。玉泉村面积20.68平方千米,村域内地貌复杂,以岗地、山冲和河沟为主。 玉泉村的玉泉花海,娇艳无双的郁金香、蝴蝶花、美人樱、薰衣草竞相绽放,花香弥漫心间,让人乐此不疲、久久沉醉。但谁能想到这里曾经却是一片普通的农田。 玉泉村紧挨玉泉寺景区,离当阳市主城区也只有12公里,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村“两委”班子经过前期考察,提出了建设花海的想法,但村民们议论纷纷。 “这是我的田,我凭什么拿出来搞花海?” “农民不种地干什么去?” “反正我是不拿出土地建设花海的。” 万事开头难。玉泉村党总支书记王文桥对村民的意见深深记在心里,他知道给村民转变传统思想是头等大事,于是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挨家挨户与村民沟通,并组织40多位村民去远安县“最美村落”翟家岭参观学习。 “远安都能发展的这么好,我们靠玉泉寺这么近,游客这么多,我们为什么不能发展?”玉泉村村民熊开菊参观后感慨道。 经过参观学习,大部分村民都被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所吸引,想法都有所转变。但眼下,帮被占地的村民解决土地租金和再就业问题是关键。 “每年12月31日,按照每亩田地550元给村民兑现租金。被占地村民到花海上班,每天工资80元到100元不等。”玉泉村党总支书记王文桥初步拟定了解决方案。 村“两委”班子通过给村民做思想工作、算经济账,村民们逐渐同意建设花海。但农户贾某却迟迟不同意让出他的土地,他的荒地就这样赫立在花海中间。 为说服“钉子户”贾某,村里党员轮流换人,蹲点找贾某做思想工作,来来回回几十次。正是这份坚持和执着,贾某最后理解并同意让出土地。 就这样,玉泉花海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带动100余户农户参与,辐射带动周边30余户发展农家乐、民宿产业,花海年可接待游客10万人,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近年来,玉泉村紧紧围绕“党建引领 以农兴旅 以旅富农”工作思路,整合自然生态、民俗文化、特色产业等优势资源,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走出一条产业转型、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除了玉泉花海,玉泉村党总支还带领群众发展茶叶、水果种植、农家乐经营等特色产业。2020年5月,玉泉路沿线15家从事农家乐经营的党员,成立了合玉餐饮行业功能型党支部,打响了玉泉村农家乐的名气和品牌。玉泉金山葡萄园采取大户带动、散户联营的方式,大力发展葡萄采摘产业,年客流量5000余人次,年产值达30余万元。金程茶叶合作社打造茶叶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1000亩,建设生态茶园采摘体验步道1400米,硬化道路6000米,前去骑行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 为抢抓“玉双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机遇,玉泉村党总支争取资金4500万元对乡村道路提档升级,全线刷黑合玉路,硬化刘家冲道路1.3公里、胡玉路3.5公里。同时,积极协调80户居民对玉泉路房屋立面改造,安装路灯、铺设旅游步行道、修建花坛,建设金山广场、茶园挡土墙及2个茶园观景台,玉泉村“颜值”大幅提升。近年来,玉泉村成功举办花海灯展、腊八节、采茶节等文化文艺活动,吸引上万名游客参加。 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记者爬上茶园观景台远眺,满眼的翠绿尽收眼底,采茶工正在茶园里与时间“赛跑”。 “春茶要早采,不然等嫩芽变老就晚了。”村党总支部委员杨青介绍,“清晨,轻雾飘渺,漫山遍野、星星点点都是采茶人,可热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