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驱烈士林觉民 周璇 已入初夏,天气慢慢燥热。再读林觉民此绝笔平我心中燥气,字字慢嚼,句句珍赏。越发清晰林觉民在对妻子深情后的大义。这才发现自己的心境是多么的浮浅。“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我扩充我爱你的心情,帮助天下人爱他们所爱的人,所以我才敢在你之前死而不顾你呀。你能体谅我这种心情,在哭泣之后,也把天下的人作为自己思念的人,应该也乐意牺牲我一生和你一生的福利,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了。你不要悲伤!在那样一个即将面对生死诀别的时刻,林觉民在写给爱妻的诀别书中,不可能再说什么甜言蜜语,也不可能抒发什么豪言壮语,整封书信从头至尾娓娓倾诉的就是他“以天下人为念”、不惜抛却儿女情长、置生死于度外、舍身参加革命的坚决与执着,以及他对爱妻的留恋与不舍。眼看就要踏上凶险之路,和自己的亲人永别,再坚强的人也难免心碎肠折。 《与妻书》的最后一句是“一恸”,恸的意思是悲哀至极。柳宗元在被贬的第二年经历了丧母、丧弟以及至交好友去世后,曾悲鸣“顾余九逝魂,与子各何之,我歌诚自恸,非独为君悲。”这就是这个“恸”字的分量。这封千言万语、纸短情长,总不能言尽的《与妻书》写到最后也全部化为了这两个字。所以一切还不明白吗?林觉民已再难落笔。 林觉民,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中国民主的先驱,革命烈士。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从容就义,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并留下绝笔《与妻书》。 初读此文,感其绝笔字字含泪、句句入心、纸短情长。这是告别,“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这也是告白,“为天下人谋永福也……”。含字细啄,竟有种玄幻的谶意。意洞,意映,一个是风华才俊,一个是红袖佳人,夫妻间情坚意笃、“二意”一心。可恨的是,至爱的人,一个夜晚就从一条路走向另一个世界,不声不响地交出了自己的一生。意犹未尽人已尽,对于意映来说,失去意洞,便失去了爱的映照,她的余生只能坍缩成凡尘里一朵芳华即逝的樱花。品此绝书,字字尽显对其妻子的怜爱和不舍。 《与妻书》惟其感人,在于其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到处都是浓得化不开的真情,缠绵悱恻而又充满激情,充满凛然正气,为国捐躯的激情与对爱妻的深情两相交融、相互辉映,叫人断肠落泪,而又撼人魂魄、令人感奋。国家之危难之时,多少人踏血前行,身躯铺路。无数像林觉民这样的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付出生命的代价换来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太平日子,我们不能忘!而我们在新的时期,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了人民的富裕安康,发奋图强,好好学习,提高本领,为祖国的未来添砖加瓦,努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更是要牢牢谨记,时刻不能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