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8645|回复: 3

因修家谱所想到的

[复制链接]
来自
河南
精华
26

97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1282

IP属地:河南省周口市

发表于 河南省周口市 2022-5-27 13: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枫林渡 于 2022-5-27 13:24 编辑


       姚姓出自舜帝,这是陈年旧话、老生常谈。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由姚而妫,由妫而陈,由陈而田,又由田氏复归姚氏,这在修谱之前我所不曾想到的事,却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的事实。妫、陈时代也就罢了,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可炫耀的地方,甚至亲亲相残、祸起萧墙是一段不光彩的历史实在拿不出手。正因为陈国内讧,避祸出逃至齐国的陈完奠定了姚氏后裔的辉煌。翻开史书,田横五百士的壮举、门客三千的田婴(也就是人所共知的孟尝君),这些史料的的确确可以让我们姚氏后人自我陶醉一番。当然了,以客卿之尊而谋夺姜姓的齐国,说起来不仁不义,但历代的皇朝不都是“弱肉强食”而立么?当然了,这些历史上的纠结与好坏,自有历史学者定论,我们也犯不着替古人担责——尽管有着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少小是兄弟,长大各乡里”,谁也不会在乎两千多年前人物的所作所为。田齐时代是姚氏先祖历史上的顶峰时期,我在这里重提的意思,自然带有得意的成分,又有谁不为自己的祖先的辉煌而喝彩?然而,正因为田横活烹郦食其,以及手足相残,导至田齐的国亡人散。流落民间的姚氏的先祖历尽人间辛苦,也算是上苍之报应罢。
      大家都知道王莽篡汉的故事,知道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大奸臣。然而,正是这个敢作敢为的大奸臣,重新赋予姚氏一线生机。王莽本是田齐王朝后裔,篡位之后的第一件德政就是求大舜之后并予封赏。流落至民间的田氏此时已恢复姚姓,自此姚氏得以发展壮大,形成一大支派,吴兴郡(今湖州)成为姚氏的发祥地。现今的姚氏宗族追根溯源,都出自吴兴。(姚氏另一支派为南安郡,即今甘肃境内。)
       本世纪初兴起修家谱热潮,很多姚姓家族都围绕“吴兴郡”而归宗认祖,一脉相承的祖宗几乎收罗了历史名人。如姚崇、姚思廉、姚勉、姚依林等,甚至文革干将姚文元也成了抢手货,这不得不说是件让人欣慰的事。我们也试图理出一条线索,修成一部拿得出手的家谱。可惜的是,我们始迁祖姚志纲因犯“满门抄斩”的罪行而仓惶出逃,别说查找祖源,就是由何而来也说不清楚。
      我们现居住在襄阳县北部的姚店村,该村很早的时候称作刘李店,住着不少刘姓、李姓和苏姓人家。自从我始祖志纲公逃难至此后不久,便将村名更改成姚店。由此可见志刚公当年虽然是“仓惶”出逃,但随身所带钱财足可抵过乡野村民。我时常揣想,既然身犯“满门抄斩”的大罪,老祖宗是一个什么样的大人物?小民犯罪一般都是处斩,罪大恶极者不过是“凌迟”处死,若想“满门抄斩”还不够资格呢。查遍史书,却没有一起因姚姓而起的大案,也就是说,我们祖宗没有那么大的能奈而“满门抄斩”,很可能受到某人某事的诛连,因此才有机会携家出逃。既然如此,我们也只好心平气和、实实在在寻根问祖吧。
       现今的姚店村已经没有了李姓和苏姓人家,仅剩的一户刘姓人家也因在外工作而全家搬离了村子。村庄现有三百多户人家,姚姓占了二百多户,另有许姓人家近一百户。
说起这许姓人家,我们村早就有“姚许不分家”且“不通婚姻”的说法。许姓始祖许志义,相传与姚志纲是生死的结义兄弟。既然是“结义”兄弟,互通婚姻何乐而不为?更加巧合的是,我始祖与许姓始祖名讳中间都有“志”字。不由使人猜想,既然犯下“满门抄斩”的罪过,改名换姓的可能性也许存在。大约是为了不至于斩尽杀绝,“姚”志义摇身一变成了“许”志义也合情合理。再者,尽管姚、许不同姓,字派各不相同,但我们却能依着各自的辈分称呼对方尊长如本族人。甚至“姑姑”、“姑奶奶”的称谓完全没有姚、许之分概念。当然了,姚姓本族人是无论如何不通婚,而姚、许之间却有逾越祖宗禁忌进行婚配的行为。从清朝至如今,姚、许间的婚姻关系已司空见惯,且不少人家还保持着“亲上加亲”的恶习。由于血缘关系的因素而出现后代智力下降现象,这些人却我行我素、于禁忌置若罔闻。当然,这种情况乃是部分人家,本村大多数人家还是谨记祖宗告诫,忌讳姚、许通婚。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谱及,人们意识到姚许间婚姻的恶劣,如今凡能够避免的婚恋绝不苟且。
       姚店村地处僻壤,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流行土俗俚语。最令我不解的“土语”当中,人们把最普通的腰带说成“战带”。平平常常的乡村土民,何以会有部伍间才会交流的语言?说到底恐怕与始祖志纲公“满门抄斩”的罪名有些牵连,也只有行伍间触犯国法才会有如此待遇。由此联想到元末农民起义、陈友谅的惨败以及宁王宸濠造反的祸事。无论那一种行为,首要的条件必须具备行伍身体素质。志纲公由初居“刘李店”而更名“姚店”,足见其财足而性勇。当年祖宗的豪迈情形没人看见,清末民初的混沌世界,姚店村威却是传播四方。旧俗言:“陶三千,耿八百,姚店就是阎王爷。”姚店村附近有两个大村落陶家庄和耿家寨,自备护院丁壮能够对付小股部队,可谓雄霸一方。然而,如此威风八面的村寨却惧怕姚店,遇有大事往往依姚店为靠山。听老人言,那时乡村没有现代化枪支,使用土枪作战却要做到填药、装铁砂、夹纸炮然后击发。如此繁琐的操作过程,姚店有人却能做到跑三步放两枪的能耐,足见其强悍勇猛气慨。相形之下我不觉汗颜,深感自愧不如、有辱祖宗。
      旧时的姚店威风八面,再加上周边的姚姓族群的支持,一时名声大振。一九四八年乡人修家谱,除鄂北数县的姚姓前来助威之外,河南邓州姚李营赫赫有名的姚六郎也亲自赶来助兴。姚六郎不但家大业大,而且是官府现职人员。此人精干漂亮、豪爽有能耐,当年来姚店时挑选三十个姚姓精壮后生,个个身挎匣子枪,一色的蒙古骏马,可谓是威风凛凛。姚六郎的到来惊动了本县官员,修谱之事闹得轰轰烈烈。可惜文化大革命动乱,这唯一的家谱也被付之一炬,不能不让人扫兴。
姚店在旧时尽管风光一时,却由于历史原因没有留下一丁点古迹。最了不起的工程算得是绕村一周的土寨,据说是为了防范太平军而筑,算下来不过一百多年的光景。再就是一座接一座俗称“青墙大瓦房”的院落,以及院内高耸的更楼(实际是防匪之碉楼),倒也显得有些气象。不过,这些曾令先辈们自豪的东西早已荡然无存。现今的姚店,除了普通平房之外,再就是赚足了钱自己修建的乡村别墅。无论是平房小院还是现代化住宅,所有的家庭都很充裕。每当我回乡看到无忧无虑的乡亲们潇洒自如地享受生活,总免不了暗自庆幸:当年祖先惶惶不可终日地逃命到底很值得呢。
                                                               2017年10月17日,2022年5月7日修改于濮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23

2万

主题

60万

帖子

7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人在天涯ξ灵气袭人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774249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2-5-28 04: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帮顶一下。
活着应该快乐,因为你会死很久。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如果你涉世未深,我会陪你看遍世间繁华;如果你历尽沧桑,我会带你坐十遍木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河南
精华
26

97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1282

IP属地:河南省周口市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周口市 2022-5-30 10: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英俊的超版顶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23

2万

主题

60万

帖子

7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人在天涯ξ灵气袭人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774249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2-5-31 0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枫林渡 发表于 2022-5-30 10:05
谢谢英俊的超版顶帖!

哈哈。不用谢啊!
活着应该快乐,因为你会死很久。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如果你涉世未深,我会陪你看遍世间繁华;如果你历尽沧桑,我会带你坐十遍木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