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与酒 写下这个题目,便想起家父已经去世十四个年头了。 记忆中家父很少在家里喝酒,偶尔晚上回家,朝我们的枕头下放一把花生或者苕果之类,我们便知道父亲今日在外面喝酒了。 家父是个有酒量的人,在村子里也是数得上号的。 真正看到家父喝酒,那就是每年的正月初一,我们随家父一起到他的舅爹姑爹家去拜年,也就是我的舅爷爷姑爷爷,那时姑爷爷救爷爷都好酒,也能吃几杯。每年初一拜年后,直接安排上座,摆上十几个菜碗,都是过年最豪华的菜蔬,酒杯都是八钱一个的,上座一番礼让,姑爷爷坐上席,其他根据辈分依次落座。我们小孩子端个饭碗挟菜绕着桌子边跑边吃。家父开始与姑爷爷喝酒,等到八钱的酒杯喝过三杯之后,家父开始推脱说早上喝三杯就可以了,其他叔子伯爷也跟着附和。姑爷爷一听,微红的脸上现出不悦: “大年初一,哪里兴喝单数的?再怎么也要喝个双数?来来,先喝个四季发财!”说完自己喝干杯中酒,亮出杯底!提起酒壶从家父开始酌酒,家父是老大,从大的开始。家父站起身,弓着腰,让出位置让姑爷爷进来酌酒,一只手掌对着酒杯,口里不停地说:“得罪得罪!好了好了,多谢姑爹!”老大酌了酒,接着就是老二、老三、老四--- 一圈下来,家父为了感谢姑爹的盛情款待,首先酒杯! ------ 紧接着要喝“ 五谷丰登“,这时,已经有人不胜酒力,开始跟着点酌一下了,只有家父与姑爷爷继续喝到“六六大顺”,姑爷爷已经满面红光,舌头开始打卷,家父红着脸,嘴里一直说着感谢姑爹这一年对自己的帮助,对自己的好处,最后邀请姑爷爷喝尽杯中酒,我们再吃一碗饭。姑爷爷自知酒已经喝到位,就坡下驴,马上吆喝上饭,再加一个吃饭的菜,什么腌菜泡菜的。 大家吃完,到火笼屋烤火喝茶吃烟。 等到外面收拾干净,姑爷爷便吆喝大家打几牌。要是平时,家父一定会陪姑爷爷打几牌的。家父酒量不错,牌技却一般般,输的多赢得少,赢了也会想办法退回去。因此,他每年都会准备少量的钱打牌,输完了就算了。 今天不一样,正月初一拜年要家家到户户落,不得在一家耽搁太久,家父总是要说服姑爹姑妈,到下一家舅爷爷家。 到了舅爷爷家,已近中午,舅婆婆是个能干的人,家里家外一把手,早已经备好饭菜。我们一行人喊拜年,舅爷爷舅婆婆出来接年,口里说:” 来了就是年!“舅爷爷一边敬烟一边说:“快到火笼屋烤火吃茶!”进了火笼屋,瘫子叔叔早已经架旺了火,黑色土炊壶里嗤嗤地冒着蒸汽,大家落座,舅爷爷提起炊壶给长辈们泡茶,孩子则用苕金果米子米花糖招待,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一派祥和。 不大一会功夫,舅婆婆就招呼我们上座吃饭,照例是八仙桌,主客按规矩落座,孩子们因为才下桌,吃着零食,干脆不上桌,这一桌便成了喝酒的场所。其实大家刚下酒场,大多数人已经有了醉意,而舅爷爷就不一样了,正等着家父一行人过去喝酒呢?因此舅爷爷热情高涨,招呼着家父及几位叔子上座,开始酌上第一杯酒,这次使用的是一两一个的玻璃杯,很时髦的那种,意味着喝一杯就是喝下了一两酒,五杯酒就是半斤。 一杯酒下肚,舅爷爷站起身来准备酌第二杯酒,三叔四叔开始推辞,他们两个明显感觉力不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