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中流动的生命 武汉市新洲区第四中学 罗相和 生于斯,长于斯,乐于斯。 田地演绎着农民的衣食住行,承载着农民的酸甜苦辣,寄托着农民的期翼梦想。 母亲,今年已经八十八岁了,她耕耘着土地,挚爱着土地,离不开土地,从小到大到老,一直在田间地头忙活着,从未停息。 现在她中风了,右手右脚不能动,屎尿失禁,不能说话,她辛劳了,她太累了,她需要休息…… 现代,大多数农民变化成为了农民工,他们甩一甩衣袖,只身奔驰到四面八方的城市,在一个个陌生的水泥钢筋筑成方格里打拼。田地被孤零零地抛在脑后,长满了荒草和落寞;乡下只留下一些老弱病残孕,六十多岁以上的农民成为田野的主劳力。母亲作为跨越新旧两个时代的老农,毅然捡着乡邻们抛弃的田地,依然在土里求食,在土里谋财,在土里掘乐,几十年了,不愿意跟田地分离。 她还高兴地说,以前想多种一寸田地都没有,现在荒芜田地多,黑油油的,无论撒一点什么,都能长出来,那小小的、嫩嫩的、绿绿的禾苗,像一个个小娃娃,睁着大眼睛看着你。 她把别人如弃敝履的土地当做宝贝一样捡起来种植,种了亩把地的杂粮。每一年春节,我们几十人都回家,都能够吃到各种绿色的美味:花生、葵花籽、南瓜子;都能够听到她念叨着自己的收获:棉花、油菜、黄豆、绿豆、芝麻;都能够品味到时鲜的蔬菜。看到她的收获,听着她的欢乐,我们心里总不是滋味,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每天吃一点咸菜饭就足以,每一年还这么大的收成!还这样津津乐道于她的农业收入! 一开春,鸟雀一脆鸣,她就感奋;青蛙一声叫,她就欣喜,就开始到田间忙碌开了,她喜欢那些嫩黄的绿苗冒出土地的神奇。 我们不要她劳动,要她到歇会儿,享几天清福,她闲不住,她不干,还说,我好脚好手,不想吃闲饭。我到你们那里去,这里住,那里住,耽误工夫,我的萝卜没有扯,菜籽没有种,鸡猫没有人招呼。她招呼那些小鸡小猫细心的程度,跟招呼一个婴儿一样,喜爱的程度,别人难以想象。 是的,她种的菜,不用农药,少用化肥,是天然绿色食品;她养的鸡,是农家土鸡,下的鸡蛋虽然很小,却没有激素,孕妇和孩子都可以吃,那是天然食品;她养的小猫也乖巧可爱,还吃青菜呢。 大前年,她开荒种棉花,把我们老屋前面的一点闲地利用起来,种的棉花又高又大,开满棉花像天空的星星,结的棉桃,像一个个仙桃。小小的一块地,捡了不少棉花,加上她以前种的棉花,给每一家打了一床棉被,说是留作念想。 前年,她种的花生,也收入不少,我们七大家,一家分了一小袋。她却一点也不满意,说来年再种,一家一大袋。 我们本来不缺这些土特产,街市上能够买到,都说不要。但是,有一个吃斋念佛的人告诉我们,你妈妈种植的东西,你们不但要得,而且要高兴地去接受,因为,那是你妈妈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虽然不值钱,但是那是她劳动的收获,也是她快乐的源泉,更是她活着的生命价值的体现。 去年,她想种油菜,没有正地好种。她到田边地头去开荒,一小把一小把撒下油菜籽,慢慢地种下去,来了一个遍地开花。看着那些绿油油的生命冒出土壤,看着那些黄橙橙的花朵迎风摇摆,母亲乐开了花。 种油菜容易,收那么多油菜,很艰难。我们都不知道她种了多少油菜,也没有时间去每天管着她,油菜成熟了,满畈都是,她不能挑,不能背,就央求一个湾邻用板车拉回来,把小小的院子堆满了,到处都是成熟的油菜禾味道,到处都是流溢浓浓的菜油香味。 这么多油菜要是出卖,可以卖一些钱,但是她不出卖,收购的人找到她,说她的油菜饱满、干爽,出的价格比其他人高,她也不卖出。她要打出油来给每家一桶。这么多油菜籽,要搬出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叫来打油的人,带车子来拉到炸房打油,等了一天,好歹打出油来,再一桶一桶慢慢搬回来。到年底的时候,她给我们一家拿一桶油,那是二十斤一桶的油壶,沉甸甸的,黄橙橙的。 她做事,总是数着自己有多少孩子,但是谈到享福,却忘记了自己有多少孩子,还说,我不想带挈你们。“带挈”是方言土话,意思是连累。 道理她是懂的,虽然没有读过书,虽然不会这么说。很久以前,父亲在的时候,有一次,他们晚上对话,被我偷听到了,妈妈说,老了,我自有办法,不带挈你的儿,也不带挈你的女。她就是这么善良!即使是儿女,她也不想给他们带来任何负担,即使含辛茹苦养育一场。 她常说,人要能动就要动,田地里什么都有,吃的穿的用的。无论是谁,都不能让她离开热爱的土地和熟悉的乡邻。 生命在于运动,这个不假,但是母亲不愿意散步,我们学校很多人早晚散步,我们也把她带到操场上去散步,走了一圈,她再也不走了。她说那是空摆空摆的,她是一个劳动妇女,不喜欢这种锻炼方式,只是喜欢用劳动来锻炼自己、磨练自己、延伸自己,劳动还有果实的收获,充实而舒心。 带她走路,她的步子很小很谨慎,就是一个老人,但是,她一旦来到田地里,就手脚灵活,双眼有神,有说有笑,神采飞扬。 人生七十古来稀,她已经八十八岁了,虽然她不能动弹,不能言语,但是我们这些儿女就是她的脚手,就是她的生命延续,现代,别的地方长寿的人不少,但是在我们湾子,八十岁的人不多,一个是我祖母,活到了八十三岁;一个是我的三娘,活到了八十五岁。现在,妈妈把他们都超越了,她成为我们湾子年纪最大的尊者,在湾子里,人们都很敬重她。因为—— 与人为善,是她长寿的秘诀。 勤劳节俭,是她健康的法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