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吻汉字 武汉市新洲四中高二(10)班 李文君 指导老师 罗相和 不知何时,当我们听到某些典故时竟觉耳生;不知何时,提笔忘字成为经常发生的事;不知何时,我们对于汉字的了解竟不如对外语的了解深刻…… 我想,这些现象的确是科技化和国际化时代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弊端。然而,你是否想过,缺少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其实是文化危机的开端,这会让我们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而丢失了自己传统文化的民族如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难道没有读过都得的《最后的一课》吗? 幸好,智者们发现了这一问题,兴办“汉字听写大赛”就是针对这一失憾积极的应对的有力措施,当然,我们学校也不例外。这一比赛唤起了我对母语的再度关注,网上有许多人自省“许多字无从下笔,水平还不如小学生!”更有人叹息“自己的汉字储备量远远小于英语”。我认为这一活动及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现在想想,我参加学校组织的汉字比赛除了是因为自己一向对好玩且有益的活动感兴趣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简明扼要用四个字表达——我爱汉字。 汉字,是世界上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表意文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是我们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最灿烂的魂宝之一。在汉字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里,蕴藏着不可侵犯的民族尊严,崇高强大的民族意识和自强不息的创造“财富”。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是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中国符号,是中国贡献于人类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但汉字又是世界上最难书写的文字。独特的方块字形需要不断记忆,反复练习才能形成书写能力。你不会想到当主考官念到“白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柄花,花紫红色。根状茎肥大,可入药。”我们的参赛选手费尽脑力,却还是束手无策,只得写出一个看似正确的答案“白竹”,乍一看,的确是那么一回事,然而,答案是残酷的,回报你的只有一个黑色的小圆圈,换言之,错误。这会减少选手多少信心啊!你不会想到,当主考官念到“囟门——通常指婴儿头顶骨未合缝的地方,在头顶的前部中央”。我们的参赛选手想过放弃答题,却想到台下还有老师们在为自己加油鼓气,他们不能辜负期望的眼神啊,只得凭自己的想象组织出一个奇怪的答案,结果,回答依旧是错误,这会是多么考验大家的心理素质啊。你不会想到,当主考官念到“夔门”,我们的参赛选手就在比赛的上午写过,却由于紧张,不敢有太大把握,与此类似的还有“歙县”。唉,说多了都是眼泪啊,往事不堪回首。 三轮比赛,突破重围,我走到了总决赛,收获颇多,自信、合作、应试能力不断提升,或许,下次再参加这样的比赛,我会收起紧张的神情,笑对观众吧。下一届参赛的选手若是用心去比赛,定能为人生定格一个难忘时刻,为人生积累阅历,让自己毫不畏惧地迈步走向远方,即便荆棘丛生。不要忘了,玫瑰虽美,奈何带刺,倘使徒手摘,必然会受伤,所以,有时走徢径是行不通的。 诗人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说:“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罢,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以长城作金笔,以长江作墨宝,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书写,汉字是中国闪光的瑰宝,我们是祖国永恒的骄傲。其实,作为选手的我是幸运的,两个月里的每一天都能与汉字打交道。在每次书写的时候,我都仿佛是在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对话,更惊叹于它那精致的构造与无可比拟的协调,它能使我产生巨大的共鸣,更能让我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 对于本届学校组织的汉字听写大赛,我认为,汉字不仅仅是中国人交流信息的符号,更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精神气象,一个个汉字,就是一个个微缩的中国人。汉字听写大赛在提升全社会对汉字的重视程度的同时,让汉字教育重回现实课堂,成就一代代不仅敲击键盘,也会挥毫泼墨;不仅有科学精神,也有人文理念的中国君子。真正做到书写文化的传承,文明的传递,民族的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