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孤身走暗巷,走向化学的课堂”。伴随着同学们的朗朗歌声,武汉理工大学青禾志愿服务队化学课程于7月16日在武汉市新洲区汪集镇中心小学拉开序幕。 课程伊始,小王老师抛出问题:“大家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化学反应?”在助教老师的引导下,台下同学们积极踊跃的回答出厨房里燃烧的天然气和酿醋的过程等有趣现象。随后,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化学实验,老师为同学们播放了两三个视频,五颜六色的实验现象吸引了同学的目光,同时也勾起了他们对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对于化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小张老师决定在第二节课带领同学们一起动手实验。在进行正式实验之前,小王老师和小张老师带领同学们先学习了一部分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向同学们展示并介绍了一些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器材,如试管、烧杯、漏斗等等。 第二节课老师将同学们分成了五组,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完成化学实验,每组都有一名助教老师。在助教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开始了化学实验。第一个实验是测试溶液的ph值。老师依次发给每个小组一种试剂,由助教老师帮忙配置溶液,同学们观察ph试纸的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得出其溶液的酸碱性。经过三次实验,同学们依次测出了碱性,中性,酸性的溶液。第二个实验是锌置换硫酸铜。老师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同学们讲解了一些相关的化学知识,将金属比做小朋友,更有利于同学们理解。在老师的讲解和助教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看到了试管中原本银白色的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红色的铜,成功的完成了“湿法炼铜”。个别危险的实验由小张老师给同学们做示范:将过氧化氢加入高锰酸钾溶液,观察其颜色变化。同学们认真观察并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虽然这次化学课程如烟花绽放即消散,只能在同学们生活中短暂出现,但小王老师和小张老师相信,只要在同学们心里种下化学的种子,总有一天青禾会茁壮成长,支撑起他们心中的化学梦想。 【通讯员:王新慧 张意晨 图片:卢清荣 王雅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