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611|回复: 0

我为杜甫《蜀相》代言

[复制链接]
来自
河南
精华
4

150

主题

151

帖子

258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58

IP属地:河南省周口市

发表于 河南省周口市 2022-7-23 20: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为杜甫《蜀相》代言
武汉市新洲四中 罗相和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安史之乱后,杜甫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到成都的“锦官城”拜谒武侯祠庙,武侯祠年久失修,颓圮破败,因为追念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可贵精神和赫赫业绩,写了这首《蜀相》。
开头两句用设问修辞,总领全诗,口语化的诗句点出了武侯祠堂的地理位置和古柏森森的自然环境,一个“寻”字,道出了诗人急欲瞻仰武侯祠堂的情不可耐的心绪,这一方面暗示出杜甫与诸葛亮虽不同世却思想相通,另一方面也替后面的赞颂、痛惜之辞埋下伏笔,使得全诗首尾照应。
颔联两句把描写角度转向武侯祠庙周围细小景物。“映阶碧草”、“隔叶黄鹏”两个特写镜头,渲染“春色”之怡目,强调“好音”之悦耳。接着,用了一个“自”字,一个“空”字,含蓄地表达了他对这些景物的与众不同的特殊感受——盎然春意固然是美好诱人的,可是,丞相祠庙却是如此寂寥冷清,悄然而没有人迹,只有诗人形只影单,孤寂伤怀而返。难道说,武侯已经被世人遗忘了吗?在颔联两句里,诗人句句写景,却字字含情,诗行中寓静于动,寄情于景,婉转地流露出因国家分裂而悲怆伤怀以及亟盼早日平叛实现统一的情绪。
颈联两句,诗人笔锋一转,直抒胸臆,以高度凝炼、警策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生活际遇、政治理想和建立功业。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刘备三顾茅庐,定下了三分天下大计,出山后,诸葛亮先是辅佐刘备开创基业;刘备死后,他又匡济危难,扶佐后主刘禅。这就是所谓“两朝开济”。可以说诸葛亮殚精竭虑,忠贞不渝,尽了“老臣”之心。杜甫诗歌沉郁顿挫,行文壮阔,潇洒飘逸,与另一首《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联璧生辉。
“诗贵有眼”。结尾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于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春,出兵伐魏,在渭水南五丈原(今陕西郿县西南)与魏军相持百余日后,于当年八月在军中抱憾病逝。武侯壮志未酬而身先亡,而诗人饱经丧乱而屡次失意,经历各有不同,但是,就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这一点来说,命运颇有相似之处。如此,诗人落笔沉挚,力透纸背,写得苍凉悲壮,催人下泪。
《蜀相》是杜甫诗歌的名篇之一,对于壮志未酬者,它既是颂辞,又是挽歌。所以,刘禹锡说:“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工于诗者能之。”《蜀相》一诗囊括历史,融汇古今,语言凝炼而内涵丰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