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政府网消息】盛夏时节,龙佰襄阳钛业公司磷酸铁锂和钛产业项目建设工地一派繁忙,运输车辆穿梭忙碌,施工人员加紧施工……今年上半年,该公司持续开展技改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累计生产钛白粉7.8万吨,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1.44亿元。 龙佰襄阳钛业公司推进的补链、延链、强链工程,是南漳实施工业倍增计划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南漳主动融入襄阳都市圈建设,大力推进“强县工程”,全面深化城乡融合、农旅融合,实施链式发展、创新转型、民生优先等高质量发展战略,奋力描绘“开放新门户、产业新高地、城市新空间、文旅新格局”的高质量发展“四新”蓝图。 乘着郑渝高铁开通的东风,南漳全力打造襄阳都市圈对外联接“桥头堡”、开放新门户。从郑渝高铁南漳站投入运营,到襄宜高速、襄南高速南漳段加快推进,“十四五”期间,南漳将加快推进251省道南漳段改建以及207国道、275省道改建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尽快打通宜昌与襄阳的高效直达通道,建设“五横五纵”的交通路网,全面融入襄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积极构建“农产品加工主导、精细化工领跑、纺织机电轻工跟进”的外贸出口产业格局。今年上半年,南漳外贸出口势头强劲,新培育出口企业14家,总数达到28家,共实现出口2.4亿美元,同比增长55%。南漳荣获“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食用菌)”和“湖北省精细化工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称号。 加速建圈强链,构筑产业新高地。聚焦产业链,招引“高大上”。南漳坚持用“第一力度”抓好“一号工程”,围绕现代化工、新型建材、装备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等18条产业链开展精准“链式招商”,实施一批补链、强链、扩链关键项目,提升产业效益链和价值链。该县成功引进投资120亿元的南漳张家坪抽水蓄能电站、投资110亿元的川发龙蟒20万吨新能源材料磷酸铁全产业链、投资120亿元的北京新奥新能能源投资公司“源网荷储一体化”低碳示范园区等3个投资过百亿元项目。 以大项目助力大发展,充分发挥南漳磷酸铁和磷酸铁锂产能大的优势,大力引进新能源锂电池的下游企业,日前签约长源东谷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配套项目,实现该县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 新型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南漳抢抓“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试点机遇,以提升县城品质为支撑,不断拓展城市新空间,将建成区面积由9.3平方公里拓展到22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由10万人上升到25万人。 今年,南漳推出总投资达526亿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按照“东进、西控、南优、北拓”的城市发展布局,逐步打造城西生态功能区、城东产业集聚中心、城南文化休闲中心、城北现代商住中心“一区三中心”空间格局。投资6.8亿元建成占地2025亩的水镜湿地公园,将曾经荒芜的河滩打造成居民喜爱的休闲健身场所,让美丽南漳加速蝶变。 此外,南漳通过实施全域旅游工程,构建“文旅新格局”,积极融入全市“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突出“中心在襄阳,休闲在南漳”定位,推动全域旅游从观光游向康养游、体验游转变,从景点景区游向全域游转变。加快推进以香水河、春秋寨为载体的5A级景区创建路径探索和源昌凯宾五星级酒店建设,力争实现5A级景区和五星级酒店数量“双突破”,持续擦亮“心氧氧·去南漳”和“襄阳好风日·醉美金南漳”文旅品 牌。同时,深化城乡融合、农旅融合,推动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力争把旅游业培育成富民兴县的支柱产业。预计2022年旅游接待总人数6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34%;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8亿元,占GDP比重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