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土神助泥孩 武汉市新洲四中 罗相和 我们中和湾很漂亮,湾子不大,但是风景优美。从村前看,只有唯一条路进出,像一个树林;从村后看,像一条河流环绕大竹园。这条河,每到夏天,每天都是满满一河道清凌凌的流水,那是我们小孩子的乐园。 在河道里游泳、玩水、嬉戏,还可以捉到一些小鱼小虾,回家去喂小猫,小猫一见了小鱼,那叫声特别尖锐、凄厉,好不高兴。 这次,我们抓到了小鱼,回家给小猫吃,它们还吓了一跳,扭头就跑,跑了几十步,回过头来惊恐地看着大笑的人们,它还匍匐着,随时准备接着逃命。 这也是小鱼,不过没有鱼腥味,是一个泥巴做出的小鱼。 刚才我们玩到小河转弯处,那里比较宽阔,水流也比较缓慢,比较浅,我们人小,摸下去,没有摸着什么鱼虾,倒是被岸边的泥巴勾走了魂魄,那是什么? 这条河有好多长的一块,岸边沾着水的地方满是黄泥巴,不,准确的说,是一些黄泥巴中夹杂着白色泥巴的观音土,这种粘土,比较糍,一捏就成为一个个泥团,可以随心随意塑造各种东西,以前每到春节,大人就叫我们去挖泥巴做蜡台,后来这些泥巴就变成了我们小孩子的玩物。 玩泥巴,玩泥巴,成天到煞黑都是玩泥巴,你都变成泥猴了。 大人看见我总是玩这个东西,百玩不厌,花样翻新,笑着骂我,还把泥巴抓一点抹在我的脸上、身上,左右看一看,大笑而去。 我们也懒得管,继续玩着泥巴。 我家里有一个高桌子,是园的,那是我们哥姐们常用的读书桌子,不过,他们不用时候,我就包了,干什么?在上面玩泥巴,那是再好不过的,因为经常使用,所以桌面很平整、光滑,用来玩细致的泥塑最好。但是用过之后,就弄脏了,到处是泥巴,哥姐他们要让我,怎么办?我想到一个办法,就是玩的时候,用塑料一铺,就可以放心大胆干起来。 在小伙伴中间,我最喜欢玩泥巴,那些泥巴在我手中乖乖的成为孙猴子,想怎么变化都随心所欲。我一把就可以捏出一个人影,一把手枪,在地上摔打几下就可以制造出任意看见的实物。哈哈,你不信吧,你来看吧! 我可以用泥巴捏出左轮手枪、驳戈枪、步枪、军刀、刺刀、匕首等等。 这泥巴,是我用手指一点一点挖来的,有白色花点的泥巴,单纯的黄泥巴土质疏松,捏不到一起,但是这个泥巴粘性很强,可以捏出一条一条棉条,变成面条,这黄色中有一些白色的泥土,不知道为什么叫观音土,我只是知道,这是我们小孩子都喜欢的一种粘土。大人说为什么叫观音土,是什么在闹饥荒的时候,人们可以当做饭来吃,在危难之中救苦救难的,当然就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哦。 但是大人们又说,这种泥土要是吃多了,就会拉不出来,要人撅着屁股,用铁钩子,一点一点朝外面钩,有的还把人钩死了,说得太吓人了,不过,他们吓不倒我,我不吃这种泥土,而是玩它,把它当做最好最密切的伙伴,成天玩,玩出花样,玩出味道。 我记得父亲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木匠很奇怪,他询问皇帝,说读书人有状元,为什么手艺人没有状元?皇帝说手艺人也有状元,像鲁班就是,他能够把锯末三下五下弄成木桶,你能够做什么?他说,随便你给我一个什么,只要我看一眼就能够做出来,皇帝就叫人随便拿出一个水桶,有花纹的那一种,手艺人一看,马上做出一个一模一样的水桶,也成为状元。我也想能够有这样的能力。我捏出了好多小泥人,小动物,看见什么,就捏什么,捏出什么,就像什么。人物动物都眼睛、鼻子、耳朵、手脚齐全不说,还能够模仿一些我熟悉的人,特别是我最恨最怕的那些人。比如讨饭的那些人,还有看场院的老头子,也有戏中的人物,那些白脸、花脸、黑脸的戏子。 我们家里贫困,九口人,只有一丁点房子,我的泥塑没有地方好展览,怎么办?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我的小人书都放在楼顶上,那么我的泥巴玩物就放在床底下,这里地方浩大,也没有人来打扰,我在底下摆下了一个兵马俑方阵。 他们都是形态各异、神态不同的人。 别人玩泥巴,不过是偶然一两次,玩几小时,弄一个两个人物,我的人物动物成为系列,一场戏曲,有唱、有说、有打、有跑的,捏得最好的还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但是我捏不出唐三臧,他太神奇了。但是穆桂英我却最拿手,她是一个女人,身体后面有很多旗子,我用泥巴捏出人型后,找了一根长翅鸡毛插在头上,再用纸片剪成旗子插在身后,被人们评价说,真是活了。 小伙伴们很羡慕,纷纷来找我讨方法,要我教给他们怎么玩才高明,他们也想弄几个人玩一玩。于是,我们一起动手,捏出了很多西游记人物,特别是那些妖魔鬼怪,什么大象、老虎、狮子、小龙马,我们一个人捏出几个,搞出了一台活戏剧。 当然,要玩,就要耽误时间。有一次,我们只顾着玩出花样泥巴,把上学忘记了,老师找到了,带口信给大人,免不了大人一顿责骂和一通教育。但是那个时候,上学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我们上学没有什么书本,只是听老师读报纸,写大字报,再就是去搞生产劳动。 我们有一个顺口溜: 一二三,三二一 学生做,老师吃, 还要说我不努力。 有人想不通,你们这些小不点的小学生,能够做什么? 拨草、捉虫,捡牛粪、猪粪、鸡粪,捡棉花、拾谷子……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是我们还是免不了到处找泥巴,捏自己看见的一切。最好捏的还是机械,什么动力机、拖拉机、打谷机、加米机,这些都是我们的强项。 有一次,我们一群小伙伴联合起来,制造了一台大型拖拉机,那一天,全湾的男孩子都动员起来,不要女孩子,因为有女孩子,就不吉利,捏出的机械就开不动。我们再不是小打小闹,不是用手指挖泥巴,而是像大人一样,用锄头挖,用担子挑,用袋子装,挖来好大一堆泥巴,然后分工合作,一个人负责制造一个部件,然后合作完成拖拉机制造,用三四个人制造车头,用两个人制造轮子,用两个人制造车斗,我们边做边说,幻想造出一台大拖拉机,坐上自己制造的拖拉机到北京去见毛主席。我们做出了用硬纸做底的车斗、用破玻璃做车窗的车头,还有六个大轮子,车头里面还可以坐进去两个木头人。做好了车头和车斗,想把这两个东西联系起来,但是很难。 想了很多办法。先是用泥巴,泥巴不是粘性很好吗,我们就用这泥巴来粘,但是粘了很多次都不成功;那么就用竹棍子插进去,做钢筋连接着,但是两个巨大的、厚重的车身,几个小棍子是不顶事的;那么,可以用绳子拉捆绑,前后用绳子联系起来,不就很结实吗,也没有成功。 后来,我做了乡村教师,我就带着学生做这件事情,有一次是全街道的教师和领导来到我们学校观摩我的班级的泥塑制作。我叫学生带来泥巴,来到学校以后,在课堂上玩泥巴,学生们把凳子翻转过来,在凳子反面玩泥巴,既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弄脏衣服,也不影响他们的学习,还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生活,锻炼的他们的智慧。 我们班级的学生泥巴作品很多,要评比,没有地方是不行的,怎么办?我让学生想办法,他们很快想出了主意,就在讲台旁边,学生自己动手,做了一个泥塑展台,同学们把获奖的优秀作品摆设好,成为一个富有想象的平台,特别是有人物、动物、机械、枪械,真是一个琳琅满目的所在,他们还面对着泥塑取名字、编故事。 我写了一幅对联:学,学得成绩;玩,玩出智慧。 贫困,也阻拦不住我们寻找儿童的快乐、灵心的源泉。 小时候,我们不知道什么叫积木,不知道什么叫商品玩具,但是,没有什么能够阻拦我们寻觅世界的脚步。 没有玩具,怎么办?大地之上有的是玩物,正如阿基米德一样,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在大师眼里,地球也不过是一个玩具而已。 妈妈说,变一个泥鳅怎么会怕泥巴?没有玩具,我们可以自己制造,从古到今,农民子弟,那一个缺少随心所欲、变化无穷的玩物呢? 后来,我教的学生,我们村里不再是每年只考上一两个大学生,有时甚至剃光头,而是一考就是十几个,我们村那几年的学生,每一年就只有二十来个,那时候,大学还没有扩招。村里人说,真是难得,我们村出文曲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