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大自然 武汉市新洲四中 罗相和 道家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人之道,与自然之关系并世而共存,历久而弥坚。古人敬天法祖,循时而耕,按季以采,不竭泽而渔,常网开一面,与自然和谐共处。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定胜天”的信念渐渐压过了“天人合一”的理想。作为自然造物的人类,越来越将改造的矛头指向大自然,生态环境日渐破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们戏言2012年是世界末日是骗人的,但1000年后,2000年后还是骗人吗? 这多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顺着扣错。一步错,步步错。我们何时当能如先祖一样“天人合一”呀! 党的十八大提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对自然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全球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危机。从根源来说,在于人类价值观的混乱和扭曲。 仅以其中的水为例,水是生态之核、生命之源,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中,水是不可或缺的生命元素。 古往今来,水和山给了人们多少心灵的愉悦,情感的熏陶。曾经桂林的山水,名扬天下,“桂林山水甲天下,”现如今,再看看桂林山水,远远不是那么清澈,不是那么明亮。“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伟大诗人李白对黄河之水磅礴气势的赞美。但如今黄河之水却再无此气势,而“天上”的源泉更是满目疮痍。 “天之道,损有余而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诚哉斯言!自然的自我平衡能力很强,可以使万物各安其位;但人力的参与,使这种平衡一再被打破。 生存在灯红酒绿的都市,我们更要敬畏自然。她以博大自然的胸怀包容了我们几百万年,时刻提醒我们调整好前行的步伐;如母亲一样纠正我们的错误,帮助我们探求发展的道路。 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归自然’,意思是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而道是终极的,它是自己取法于自己的,人与天地是一体的。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置身大自然的怀抱,用我们的心去审视,我们才会听到秋虫的低鸣,才会嗅到泥土的芬芳,才会感悟自然的力量。 真诚希望我们人类感恩大自然、敬畏大自然!愿我们在大自然的面前第一粒纽扣扣得整齐、工整。愿地球上的人们诗意地生活在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