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诸位关注!
说说汉阳门 武汉有个怪事,汉阳门不在汉阳而在武昌。传闻有外地人找汉阳门码头去了汉阳,才知到去错了地方。 武昌的城门为什么叫汉阳门呢?一般解释为江对岸是汉阳,故称汉阳门。不过,武昌江对岸还有汉口,为什么不叫汉口门呢?你可能又会说汉口成为城区较晚。但汉阳面对着武昌,那在汉阳为什么就没有个武昌门呢?汉阳门的来历史书没有交待,看来还真是一迷。 不过我估,汉阳有城垒虽早于武昌,但作为州县治所却晚于武昌。隋大业二年(606年)后,汉津县改名汉阳县才迁至今址。但武昌当时己作为过郢州、江夏郡治所,人们过江即是去新建的小县“汉阳”;又加之当时因鹦鹉洲的阻隔,(古鹦鹉洲靠武昌江边,头在武船,尾在武昌桥头) 由武昌去汉阳必走此门。或许此门很早就有了汉阳门的俗称。 那么,汉阳门名称最早始于何时呢?笔者不知,但在南宋陆游的《入蜀记》中可知即有汉阳门的记载。但似与清代的汉阳门位置稍异。《入蜀记》述: “复与冠之出汉阳门游仙洞,止是石壁数尺,皆直裂无洞穴之状。……有道人,澶州人,结庐洞侧,设吕公像其中。洞少南,即石镜山麓,麤顽石也,色黄赤皴驳,了不能鉴物,可谓浪得名者。由江滨堤上还船,民居市肆,数里不绝。” 从文中可见,宋时汉阳门外有游仙洞、吕公像草庐、石镜亭、江滨堤等处。而在晚清民初的地图、照片中,此时的汉阳门瓮城较小,距江边仅为一马路宽。可知随着历史的进展,城垣城门的位置名称都会有所变动。 顺作补充的是,笔者原曾对夏口城垣作过估位,估计该门原址并不在江边,而可能在今民主路步行街西端鸿翔巷处。当然也是仅供参考了。 附两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