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425|回复: 0

[七嘴八舌] 让大班孩子爱上阅读

[复制链接]
来自
江苏
精华
0

37

主题

37

帖子

63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63

IP属地:江苏省苏州市

发表于 江苏省苏州市 2023-6-21 14: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让大班孩子爱上阅读
阅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础。现在的孩子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信息和价值多元的观念,更是需要通过阅读与书不断对话。研究发现,3—8岁是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也就是说这个时期的幼儿也是学习语言以及掌握良好阅读习惯与方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儿童需要形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的习惯,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并且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渐独立思考。尽管他们还不完全识字,但是他们能够独立阅读各种图文并茂的书,努力成为成功的阅读者。尤其是对大班的孩子来说,他们语言发展快,思维活跃,因此,教师就需利用幼儿口语丰富,欣赏书面语言的兴趣及幼儿对文字的敏感等特点来促进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规定为“世界阅读日”,号召全人类重视读书并享受读书的乐趣,而早期阅读在国内外也引起学前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纲要中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可以看出阅读对幼儿来说非常重要。然而如何引导幼儿积累阅读经验,建立自主阅读的习惯就成了早期阅读教育的关键了。
一、创设支持性的阅读环境,提高幼儿阅读的兴趣
(一)提供丰富自主的阅读环境
1.《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在活动室中,凡是幼儿接触到的能看到的玩具、物品、区角活动的名称以及主题墙饰的各个板块名称等都有文字的标注,也可以适当加上图画辅助。在设置区角的时候可以引导幼儿一起来取名字,将写好的标识贴在活动室中;走廊上、盥洗间等还可以贴上相应的提示性语句,楼梯上挂着“上下楼梯靠后走”“楼道不奔跑”,盥洗间贴着“小手洗干净”“小心地滑”等;而根据主题变换的主题墙饰也是要定期更换的,每个主题可以分成几个板块,这些板块也可以用语言或简单的图示来表示……在日常的生活中,耳濡目染下幼儿在活动中都能够看看读读,如此丰富的阅读环境可提高幼儿对汉字的敏感。
2.我们需尽量提供一些活动过程的真实材料,希望能够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比如在集体活动活动中孩子们共同讨论出问题的答案,或者是一些科学活动小实验的研究过程记录卡片等都可以作为幼儿相互交流的经验。孩子们对自己讲述的东西很感兴趣,在说给同伴听、读同伴的东西的过程中,愉快而自然地进行阅读,这样的效果也会事半功倍。又如:在健康活动《预防感冒》中,教师就通过与幼儿共同讨论了感冒的症状、预防感冒的方法,并运用图标的形式与文字结合起来制作成了小图册,投放于幼儿便于取放的位置或者干脆张贴于适合幼儿观看的位置,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进一步理解关于感冒知识的同时也帮助了幼儿熟悉相关文字的形与态。因此,在提高幼儿阅读兴趣中,要充分利用随处可见的空间。
(二)建立图书角
1.我们幼儿园每个班都有图书架,建立图书角是举手之劳的事情,然而图书角对提高幼儿阅读水平却有很大的功效。在图书角中我们可以提供大量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籍。针对大班的孩子来说,可以提供一些科学性强的书供幼儿探索阅读,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主题《小问号》,在这个主题中我们收集了《十万个为什么》、《百科全书》等图书,以便幼儿在来园、游戏时间、午餐过后都可以翻阅图书,为幼儿创设感知积累和主动探索汉字的环境。特别是针对这个主题我们实施的活动《我提出的问题》,针对同伴提出的问题,孩子们还尝试在这些书籍中寻找答案,相互解决问题,活动的热情非常高涨,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幼儿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
2.在图书角中可以让大班的孩子尝试制作图书。刚才所提到的《我提出的问题》这个活动中发现孩子们的问题有很多,因此我们就请他们将自己的问题画下来制作成小图册放入图书角,在空余时间可以慢慢解决各个不同的问题;而故事的形式就更吸引幼儿了,在语言活动《小蝌蚪找妈妈》开展之后,我们就组织幼儿绘画相应的连环画制作,投入图书区中相互讲述;当然,还能够画一些背景图以及动物的形象图片供幼儿自由讲述,逐渐提高幼儿自主阅读的兴趣。
(三)在集体活动中幼儿提供“说”的机会
1.我们不仅要为孩子提供阅读的场所,当然也要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示的机会。我们要鼓励幼儿敢于将自己阅读的故事讲给别人听,鼓励他们在语言活动中自编儿歌、续编故事并大胆讲述给同伴听或者以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例:我们在组织语言活动《桃树下的小白兔》后,将挂图投放在图书角中,幼儿尝试根据画册的图画内容进行故事的复述,熟悉之后引导幼儿进行分角色表演。在游戏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自发参与到故事表演中,幼儿自主分配角色进行表演。这样一来,兴趣提高了,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为幼儿活动的条件开展多渠道、多媒体的阅读活动,观看录像、投影、语言游戏等等,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例如:在下午活动中我们每周都会安排语言游戏,以游戏《说相反》为例,引导幼儿说出词语的反义词,幼儿熟悉规则后就会在自时间中自发游戏。慢慢地,幼儿的词汇量就丰富了,幼儿自主阅读讲述的能力也能够得到提高。
二、注重幼儿阅读技能的提高
(一)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1.帮助幼儿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是相当有必要的,当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同时也就实现了幼儿从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的转换,从而提高幼儿阅读的能力。首先,帮助幼儿养成翻阅图书的习惯。在引导幼儿看书时,要让幼儿掌握一般的阅读图书的方式,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到了大班,孩子们能够认出100以内的数,在看书的时候,引导幼儿一页一页的接着看,掌握看书的好方法和好习惯。其次,引导幼儿学会分类整理图书。现在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幼儿的自理能力差,没有分类整理的意识,在开展阅读活动时,引导幼儿学会整理图书,并且能够将同一类的书籍分放在一起,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2.我们可在阅读区中投放胶水、剪刀等材料,为幼儿营造更完整的阅读区域,也能够引导幼儿自主的修补图书,形成良好的阅读环境,也培养了幼儿良好对的学习习惯,尤其是阅读习惯。
(二)图书内容经验的积累
1.引导幼儿掌握画面内容的阅读方法,从图片人物、表情、背景中看故事的内容,即图画中所显示的主题内容,也是通过观察人物的表情、画面中的情景、符号等这些方法来帮助幼儿达到理解作品内容的目的。大部分大班的孩子识字不多,他们在阅读一些有文字的读书时,其实往往都是通过看图画理解的,大班孩子在这方面的能力很强,他们喜欢边看图书边交流一些自己的感想,这也是阅读技能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幼儿的特点,引导幼儿感知图画上所显示的内容,从而激发幼儿对语言的兴趣,逐步发展幼儿的阅读技巧。
2.帮助幼儿积累听读、跟读、朗读、阅读的经验。请幼儿听读,了解作品内容,在此基础上请幼儿跟读,锻炼幼儿眼、口、耳、手四种感官协调一致的能力,为培养幼儿大胆大声朗读做准备。例如:在学习儿歌《全世界儿童是一家》的时候,就运用了观看多媒体课件、倾听儿歌录音,教师示范朗读、幼儿自由和集体跟读等方法,让幼儿将各感官联系起来,通过听、看、读等方式帮助幼儿逐渐学会阅读儿歌。
(三)图书画面文字与口语对应关系的理解
1.在实践中往往发现幼儿虽然看的懂图书的内容,但是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幼儿无法理解图书的内容(书面的语言)与口语文字的对应关系,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在集体活动中逐渐提高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例如:可以进行单独训练,教师出示一张背景图,请幼儿看图自由讲述后集中幼儿进行个别讲述,特别是邀请那些胆子小、语言发展慢的幼儿来尝试在集体面前讲述。在讲述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一起分析人物的表情、动作等,帮助幼儿用正确规范的语言表达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幼儿在这方面的能力的确有所提高。
2.还有的幼儿不能将简单的画面内容经过思考扩散性的回答出来。例如:在看到“有趣的小手”这一个画面时,就应该引导幼儿说出“吃饭、喝水、唱歌……”并且用动作表现出来,也可以与文字相结合,与“吃、喝、唱”等那些动词相匹配起来,让幼儿比较系统的认识这一组的知识。
三、融合家庭阅读与幼儿园阅读,提供更广阔的阅读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有的家长对幼儿的早期阅读还不太重视。因此,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们需要向他们传达“要重视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重视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及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的观念。
(一)帮助理解法。家长在家中有意识的询问幼儿在幼儿园所学到的故事和儿歌内容,让幼儿在家也能够复习有关阅读的知识。平时在家庭里可以让家长在孩子学习的空间中挂些字卡和字条,随着幼儿识字量的渐增、阅读能力的提高,家长也可由浅入深地为幼儿购买低幼读物,让幼儿在家可随时认字、看书,与幼儿园的学习联系起来,在家中得到更好的强化。
(二)角色扮演法。这个方法可以针对幼儿讲述某一个故事时,家长与孩子以口头扮演或动作扮演等形式,担任阅读材料中某一角色的方法。如:说某一角色的语言,做某一角色的动作等,这样可以大大增强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动作的表达能力,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三)想象延伸法。在阅读活动中,让孩子根据阅读材料所提供的情节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可能发生的情节,并加以讲述。这就可以发展孩子的想象及思维的连续性,满足幼儿喜欢追求完满的心理需求,提高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四)及时改错法。当幼儿对某一故事略有了解的话我们就可以运用这个方法进一步帮助幼儿掌握故事的情节。家长在讲述故事的时候故意漏讲或错讲某一情节,引导幼儿关注到不同的部分,并能够帮助成人修正讲错的部分。这样一来,幼儿对一些情节了解饿更为深入了,为他们讲述故事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五)增强视野法。家长在带孩子外出时,可有意地让孩子认一认路标、广告、商店名称,以扩大孩子的视野,来园时可以和教师、同伴交流在家的识字及阅读情况,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也会有个促进自主阅读的作用。
时代在发展,世界在进步,幼儿的知识面在不断的拓宽,他们接触的事物很广泛,积累的经验也很多。而如何让幼儿将自己知道的知识用语言表达出来,就必须要重视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注重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引导。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力的条件,勇于实践,积极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为他们学习书面语言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在幼儿园里教师应持之以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创设系统的、安全的、层次分明的阅读环境,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