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孙立飞 金绪猛)连日来,罗家桥街道的榨桥、新建等村,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耕作的身影。大家如火如荼开展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 据介绍,今年开春以来,罗家桥街道按照“因地制宜、分类复耕、应种尽种、种满种足”原则,指导帮扶各村耕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同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生产,有序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截至目前,该街道有效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470余亩。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在于耕地。今年来,大冶市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工作强度、加强督办,齐抓耕地流失整改工作,切实筑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防线。该市从机制上求“精”,成立市、镇两级耕地流失整改工作专班,由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牵头,建立“日碰头、周通报、旬调度”及通报、督办、约谈、移交等工作机制,先后4次召开工作会议部署整改工作,各乡镇专班分别开展工作会议具体落实整改任务,全力推进全市耕地流失问题整改工作。同时,该市从措施上求“细”,认真分析耕地流失情况和整改政策,按照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两个类别,结合耕地流失现状,分类制定“林地、园地、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农村道路、陆地水域”等整改模型,明确整改路径,细化整改措施。并为乡镇开展耕地流失整改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与政策支持。 在此基础上,该市坚持以日常监管的成效推动耕地流失整改见效,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动态监测机制,由该市主要领导带队,下乡督办耕地流失整改工作。并将在近期联合纪检委、检察院重点对未整改到位的图斑逐一进行现场实地督导,对已完成整改的图斑进行“回头看”,对于新增违法行为及阻碍整改工作行为移交检察机关处理,巩固耕地流失整改成果。 此外,该市还加强耕地保护宣传,深入各乡镇(街道)宣讲保护耕地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及讲解典型案例,利用“村村响”广播宣传耕地保护法律法规知识,利用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耕地保护宣传报道,做到耕地保护政策村村到、户户进、人人访,提高广大群众对耕地保护政策的知晓度、参与度。 截至7月4日,大冶市场地平整总面积为3535.65亩,已播种面积968.23亩,验收销号面积347.44亩。 大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坚决遏制耕地流出行为,严防死守耕地红线,确保耕地一分不少,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