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0751|回复: 2

关于黄石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助力武汉都市圈武鄂黄黄同城化发展的建议

[复制链接]
来自
江苏
精华
0

1

主题

7

帖子

14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14

IP属地:江苏省苏州市

发表于 江苏省苏州市 2023-7-11 22: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tianhuichuan 于 2023-7-11 23:45 编辑

  以下仅作为个人观点,欢迎各位关心爱护黄石发展的朋友讨论拍砖,为黄石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最近看到一些全国其他地区关于飞地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比如武汉东湖葛店开发区、深圳深汕合作区、苏盐园区、苏州宿迁园区、无锡新疆产业园、常州盐城园区、青岛莱西飞地、上海反向飞地、上海与昆山、广州清远合作区、深圳河源合作区等等,都是非常成功的案例。基本的模式是资金、技术、制造、加工生产由发达地区流向欠发达地区,利用欠发达地区廉价的土地、人力资源、优惠宽松的政策支持,大力发展工业。而欠发达地区流入发达地区的则是总部经济、研发设计、智力资源、服务业等,形成双向发展,互利共赢。

  
  当前的武汉都市圈已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武鄂黄黄同城化正在快步向前发展。黄石的GDP正在处于高速增长中,得益于自身的产业升级、武鄂黄黄一体化和国际货运枢纽鄂州花湖机场。
  为助力武汉都市圈快速成长,黄石的经济体量还需进一步发展,冲刺3000亿大关。2022年GDP跨过2000亿的大关,黄石港区240.13亿元,下陆330亿左右,西塞山区234.58亿元,经开区铁山区未知,肯定不低,阳新400亿,大冶860.8亿。
  那么黄石港区、西塞山区GDP在体量上过小,需要加大发展力度,扩大经济发展规模和人口体量。没有人口是不行的,少了人口服务业发展不起来,经济往上走,一定是服务业占比越来越高,只有工业没有人口也没有未来。所以必须依托工业所提供的大量就业岗位吸引新市民、务工者(深圳就是这么从一个小渔村一步步发展为1800万人口的一线城市的,可以借鉴),同时可以依托保障房让他们就地城镇化,安家落户,他们将是黄石宝贵的资源,再过十来年老龄化社会时,人口将是未来,未来人口流出的地方经济将会越来越萎缩,参见东三省、曾经的铁山区、近十年的黄冈(人口外流百万级别)等。
  如果黄石能做好工业发展,提高大量就业岗位,合理的收入,黄冈大量外流的务工人员将会回流,家门口就业对任何人来说都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既能照顾到家人、老人和小孩,又能通过工作获得不错的收入,虽然比不上北上广深收入高,但花销也小很多,房价也低(长沙就是个很成功的案例),又能照顾家庭,这种吸引力希望黄石需要在黄冈各地进行广泛宣传。通过企业广赴黄冈各地招聘,亲友,工友等广泛宣传带动,吸引黄冈外流人员及黄冈本地就业人员来黄石工作就业,加深黄黄的经济联动与辐射力,带动黄冈经济发展,老百姓工作有钱了,自然会在家门口就地消费,安居落地生根,黄石第三产业就能发展起来,相辅相成。

  
  建议黄石在临边界地区合作开发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原黄石港工业园进行扩园升级,成立新的黄石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拉动黄石港区GDP增长的新增长极。因为黄石港工业园(原江北农场)面积过于狭小,已接近开发饱和了,散花镇还有浠水县自己投资建设的散花开发区,已没有多少低廉未开发的处女地供黄石港工业园进行发展大规模工业了,这也导致黄石港区的GDP中工业产值占比过小,几乎以主城区的服务业为主,没地进行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增长潜力有限。所以急需寻找一块低开发强度的处女地作为建设黄石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承载地。
  纵观黄石四区,都找到自己的发展开发地,唯独黄石港区没有土地了。
铁山区获得黄金山的宝地,搞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直接飞起,全市的经济中心,妥妥的黄石中心地带。
大冶更不用说,大冶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搞得风生水起,还有靠近武汉光谷的临空经济区(还地桥),未来增长潜力很大。
阳新的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也是大踏步向前发展,工业产值无可匹敌,几大央企全部聚集于此,经济发展不可限量,是国家重要的基础工业基地。兴国的工业园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为地方带来了不少就业和税收。
下陆区的东方山、狮子山脚下、黄石北站后面的大片可开发用地,也是将来黄石北站商圈、跨境电商等服务业发展的桥头堡,增长不可限量。
西塞山区在河口镇的临港产业园也慢慢成型,与黄石新港遥相呼应,如果和韦源口等地一起开发,可以开发住宅、保障房、安置房等,建好大型商场、学校、医院,公园绿化等配套设施,服务黄石新港,因为有棋盘洲长江大桥,交通便利,如果再开通跨城公交,此地住宅对黄冈周边县市人口有巨大吸引力,会过来买房安家落户,慢慢形成住宅区,像当年的黄石港石灰窑一样,依港建市,依港建城,与黄石新港一起,又是一个新的黄石港区。
图片5.jpg
图片6.jpg

黄石港区是黄石建市的起源地,依港兴城,一步一步向北发展,曾经吸引了大量周边县市的人口移民于此,兴业发展,安家落户,成为了今天的黄石市民。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黄石港成为了黄石的核心市区,已经没有了可开发建设用地,经济增长乏力,急需寻找一块可供开发建设的低强度开发地,用来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新兴制造业及临空临港制造产业。
  因此建议把黄石港工业园扩园升级,黄石港工业园的前身黄石江北农场的历史堪称悠久,与石黄工矿区建立黄石市一样,均是建立于共和国成立不久,为黄石市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江北农场可以说滋养着整个黄石人,指不定大家小时候吃的菜就来自于江北农场,对于这个地方黄石人可以说是有着特殊的感情。
  黄石港工业园扩园,散花已经没有什么可供连片整体开发的土地了,这里临近花湖机场,地理位置优越,浠水舍不得这块宝地,所以自己已经在此地进行了大量开发建设投资,招商引资,所以散花合作区本质来说还是以浠水投资建设为主导,黄石进行产业导入,合作共赢。
  而黄石港区应该要有一块处女地以自己开发建设为主导,采取全托管模式,行政区划不变,投资、建设、税收、社会事务全主导的模式(参见深汕合作区),从黄石港工业园出发,沿着G347国道向南而下,最近距离6公里处,有一块未开发用地,西至长江沿岸,东至蕲嘉高速,北至沪渝高速为界,即是以黄石绕城高速为界的一块开发用地,西北紧邻黄石港工业园,西边就是西塞山区牯牛洲,此地港口岸线优越,自古就是江北岸线船舶停靠地,天然的深水不冻港,万吨海轮停靠毫无压力,建议黄石新港可在此开发建设黄石新港江北港区,建设京九铁路疏港铁路,此港可成为北方京九铁路线来的货物或集装箱转长江航运通达川渝西南腹地、上海、南京、安徽等地,开展多式联运,降低北方物流成本,因此南有棋盘洲港区,北有江北港区,与鄂州花湖机场一起,助力鄂黄黄综合货运枢纽打造成为全国的物流集散枢纽中心。
图片7.jpg
图片8.jpg
  
  此地作为黄石绕城高速内的唯一一块临江临空临高速临铁路的未开发宝地,对于黄石而言意义重大,不言而喻,将黄石绕城高速打造成真正的绕城高速,填补最后一块大缺口。此地块28平方公里,全部托管于黄石港工业园,与其合并升级为新的黄石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争取建设成为国家级技术开发区,由黄石全权投资开发建设,产业导入,作为黄石港区经济的增长极,加深黄黄的紧密联系,助力武鄂黄黄同城化发展,为武汉都市圈经济快速发展做出黄石贡献。建议黄石与黄冈政府签署全托管协议,由黄石全权开发建设,争取省委省政府支持,大力发展飞地经济,武汉都市圈定能快速崛起。

  此项合作对于黄冈而言,也是有巨大的收获。
1.付出28公里的土地,但在家门口提供一个黄冈人民的就业地,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充实黄冈人民的钱包,间接为本地留住了人才、资金,助力黄冈各地县域经济的发展。毕竟有人就会有消费,有税收。与其人口流失,还不如与兄弟城市合作,共同发展,留住人口与资金。带动黄冈地方就业,助力黄冈脱贫攻坚,提升城镇化率,拓展就地就业,提升黄冈居民收入,间接带来各县市的地产、生活消费与税收。
2.等开发区地块发展成熟后,黄冈的临此开发区周边土地有巨大的升值空间,土地会产生大量溢价,可供住宅、商业开发,利益巨大,毕竟此地下游管窑镇区对面就是黄石新港(黄石的新城区),同时也是蕲春城区沿江发展的桥头堡。而之前付出的土地就像一个引子,就像大城市的地铁站上盖物业一样,没了地铁站,毫无价值,有了地铁站,周边土地就有了巨大的开发价值。也就是做地,生地变熟地。
3.共同做大,形成规模效益,比如黄石港工业园成立后,后来浠水县在周边土地也建立了自己的散花工业园,进行招商引资,形成了今天的经济规模,创造了大量税收。同理,蕲春未来也可以在此开发区下游成立自己的沿江工业园,与蕲春老城、蕲州连成一体,真正做到一体化,蕲春经济规模还会上一个台阶,好好发展能为黄冈挺进全国百强县。只有引进了优质的资源资金技术人才,形成规模,自己的资源才会升值,否则就像现在这样,依旧是处女地,一文不值。这就是土地开发的要诀,人和物规模聚集效应。形成规模,有一定成熟度后,招商引资更容易。就像风投一样,一轮轮,有的人是天使轮,有的是A轮,后面的是B轮,再后面是C轮,一分钱不花,拿土地换天使轮,还有资金技术人才导入,无本的买卖很划算。
4.通过黄石引入的高新技术产业产业链,黄冈的企业可以给其做配套服务,通过自身技术优势,切入产业链中的部分环节,服务别人也是做大自身,为黄冈带来间接税收。


  对于黄石而言,同样也是获益巨大。
1.白白获得28平方公里的临江临空临高速临铁路的未开发宝地,其价值自己明白不用多说,为黄石港区经济发展解决了空间问题,拓展了黄石港工业园的发展空间,使其产业可以聚集发展,将其升级打造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此诞生。极大地挖掘了黄石港区的经济增长潜力,500亿-1000亿GDP也许用不了多久。助力黄石GDP向3000亿以上冲刺。
2.与西塞山区遥相呼应,形成真正的黄石环城高速,填补绕城内的最后一片缺口地。
3.获得了新增城市建设用地,可以用来引入大规模用地的高新技术产业链,为武汉的研发设计做制造配套,做生产制造环节。也可以招商引资导入长三角珠三角高新技术制造业,吸引产业转移,避免沿海产业转移至东南亚、墨西哥等地。比如可以成立出口加工区,生产的产品可以通过鄂州花湖机场,一日通达全球,也可通过黄石新港的中欧班列西达欧洲腹地。
4.充分利用黄冈巨大的富余劳动人口,800万黄冈人口,人力成本低廉,大家为了实现家门口就业,适当低于沿海的工资收入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家门口就业,花销会少很多,也可以照应到家人老人孩子。对于企业来说,用工成本会较沿海低不少,同时有充足的劳动力保证,招聘员工压力不大,不会出现用工荒,保证订单及时生产。企业有钱赚了有了产值,对于黄石政府来说就是有了税收。
5.这块地除了行政区划暂时没有改变,其余就是自己的行政区划一样,所有的事务由黄石全权代管,包括开发建设、人口户籍、社会管理等等,参见深汕合作区。也许将来某一天,开发成熟了国家批准行政划入黄石版图也未可知,黄石市不就是这么发展出来的么。就像深汕一样,人称深圳第十一区。这块地如果发展好了,为武鄂黄黄经济发展做出大贡献,带动黄冈经济大步向前发展,行政划入黄石港区也是应该的。彼此发展,互利共赢。需要黄石为黄冈经济发展做大贡献,拉动黄冈当地人口就业和消费。
6.作为飞地经济发展的典范,为其他城市飞地发展做好湖北样板。
7.助力兄弟城市黄冈脱贫攻坚,扶助革命老区百姓的发展,提升他们的城镇化水平。使武鄂黄黄深度融合,为武汉都市圈做出黄石贡献,也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做出贡献。
8.获得长江北岸沿线口岸资源,建设黄石新港江北港区,与棋盘洲港区聚集发展,遥相呼应,助力黄石亿吨大港早日成型。利用京九货运大动脉,建成疏港铁路线,发展铁水多式联运。助力黄石新港成为北方货物、北上货物中转港,充分利用黄石一类水运口岸资源,境外货物也可走江北港区转京九铁路动脉北上中原腹地。
9.黄石可以在此卖地开发住宅、商业、学校、医院,服务产业园区发展,为产业园做生活配套,企业可冠名黄石,园区内各项社会管理政策与自己行政区划内相同。
10.加深黄黄的经济紧密联系,优势互补,黄冈是农业大市,农产品资源丰富,而黄石又是工业大市,城镇化率高,可以建立兄弟地市之间的互助帮扶,农产品点对点长期稳定供应黄石商超,稳定黄冈农产品销路。
11.增强黄石的经济辐射力,吸引两地人民相互往来,人只要一动起来就是GDP,没有人不消费的。


  对于武汉都市圈来说,如果黄黄两地经济得到发展,省里应该也是很支持的,各兄弟地市一条心谋发展。毕竟武汉都市圈的定位是要在全国立足的,肩负中部崛起、复兴长江经济带的重任。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四圈的中心就是武汉都市圈,西联东拓,北通南达的经济联动格局,责任重大,压力不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精华
0

4

主题

121

帖子

132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32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23-8-25 11: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当nice,但是涉及到跨行政区发展还需省里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23

2万

主题

60万

帖子

7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人在天涯ξ灵气袭人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775335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23-8-26 20: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不错。  
活着应该快乐,因为你会死很久。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如果你涉世未深,我会陪你看遍世间繁华;如果你历尽沧桑,我会带你坐十遍木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