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殷珂 通讯员 罗琪 余书源) 7月13日,大冶召开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的工作要求,加快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工作,全力以赴创品牌、创亮点,以一流营商环境助推大冶高质量发展。 政府是“营商环境”的供给者。近年来,大冶坚持问题导向,以政府权力“减法”换市场活力“加法”,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趟数,先后实施了审批流程再造、审批事项后置、先建后验模式,并完善容缺受理、五个联合审批、中介超市等措施,连续打出“放管服”改革“组合拳”,为大冶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尤其是今年来,大冶以控制成本为核心,突出首创性、聚焦小切口,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成立了优化营商环境“一办七组”,制定具体措施,明确改革路径,全面推进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如果没有大冶市‘双千’办的鼎力相助,企业可能就遭遇‘灭顶之灾’了。”正信管业总经理方统安告诉记者,今年5月29日下午,他接到银行通知,一笔原以为可以到期后办理“无还本续贷”的400万元贷款,因为企业贷款风控模型发生变化,线上贷款手续未能审批成功。这就意味着,如5月31日前还不了款,将会影响其他银行的正常续贷和企业的正常运行。 企业生死存亡之际,方统安一夜未眠,经过一天的努力,仍未筹集到所需款项。5月30日晚上,方统安拨通了大冶市“双千”办的电话请求帮助。 5月31日一大早,该市“双千”办工作人员就带着方统安,赶赴人民银行黄石中心支行了解相关货币信贷政策。由于业务发生银行在黄石,大冶市“双千”办立即和黄石市“双千”办对接,在两级“双千”办与相关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5月31日,该企业的融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宁愿政府麻烦,不让企业费事。除“双千”活动常态化外,大冶以小切口改革为试点,持续深化了安商护企“硬核”措施:亲商政企“午茶会”“一把手走流程”“电视问政”“综窗改革”“中小微企业日”“首席服务员”、营商环境社会观察员……同时,大冶还组织专门力量,以专项整治工作为切入点,就“问题清单”采取联合督查、明察暗访、工作推进会等方式,严厉打击一切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为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扫除障碍。 据统计,大冶市营商办先后开展监督检查85次,企业走访调研69次,发现问题12个,推动12个问题落实整改。1至6月份共梳理出处置营商环境领域相关问题线索33件,查处问责62人,其中乡科级及以上18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8人,其中乡科级及以上7人。 在此基础上,大冶按照“便民、高效、廉洁、规范”要求,根据“提高办事效率、方便群众办事”原则,梳理窗口业务,优化办事流程,广泛地在村、社区、企业开办“政务小屋”、政务“E”站、政务“V”站以及园区“政务小站”,把一批高频事项办理的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努力构建“15分钟政务服务圈”,做深做实服务群众“零距离”。 据悉,大冶市“中介超市”典型经验在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中推介;“政务服务帮代办机制”“商事纠纷‘共享法庭’”等典型做法,被省政府办、省营商办刊发简报全省交流;15项先行区改革事项纳入创建点名单,创建数量在全省99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一。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大冶市委主要负责人说,下一步,大冶将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锚定“全国一流、全省前五、黄石第一”的目标,突出首创性、聚焦小切口,持续跟进116项重点任务及系列纾困惠企政策落实情况,对标对表、自查自纠、挂图作战,加快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综合成本最低、企业获得感最强”的营商环境,争创全省一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