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殷珂 通讯员 周桂芳 袁雅倩 连日来,大冶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率领相关人员,兵分多路,先后深入各乡镇开展“聚力共同缔造、深化‘八进八问’”活动督办工作,以督带促,激发广大基层代表履职尽责,创新活动方式,扎实开展行动,助力共同缔造,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 打造代表行动特色品牌 所谓“八进八问”,指人大代表进乡镇(街道)、市直部门,问招商引资行动进展情况;进项目工地,问项目建设行动进展情况;进企业,问服务企业行动进展情况;进科技部门,问科技创新行动进展情况;进工业园区、相关部门,问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进展情况;进村组,问乡村振兴行动进展情况;进大街小巷,问文明提升行动进展情况;进社区(村),问党建引领行动进展情况。 今年年初,大冶市人大常委会在广泛听取各级人大代表和群众意见,搜集整理人大议案和代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结合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出台《关于开展聚力共同缔造、深化“八进八问”代表行动的实施方案》,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人民民主中的主力军作用,以小切口融入大主题,突出大冶特色,积极推进共同缔造工作。 为了进一步完善平台建设,规范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该市先后完成35个代表之家、90个代表联络站的建设和提档升级,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为代表依法履职创造条件、提供服务。 同时,大冶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互联网+履职”新模式,利用“微信群”开展线上履职,实现代表履职“不打烊”、联系群众“全天候”。同时,组织乡镇(街道、场)人大负责人、人大干部进行代表行动专题培训,各乡镇、街道也分别进行代表履职培训,为代表行动活动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结合中心工作和“八进八问”活动,大冶市人大常委会将代表行动与党委中心工作相结合,与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相结合,与人大调研、视察等日常工作相结合,与“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相结合,广泛开展座谈走访、入户调研,了解群众需求,引导群众共同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逐步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代表行动走深走实 代表行动期间,各乡镇、街道严格落实《代表法》代表联系选民的有关要求,制定活动计划,明确人员安排,常态化开展“选民接待日”活动,让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面对面,听取民意和帮助协调解决问题,开启代表联系选民的快捷通道,架起群众与政府之间的“连心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大冶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共同缔造工作,继续深化“八进八问”代表行动,找准乡镇(街道、场)人大和人大代表参与共同缔造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以加强城乡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推进产业发展等方面为工作重点,助力改善城乡面貌,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同时,各乡镇(街道、场)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代表活动。金湖街道、陈贵镇聚焦企业发展,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言献策;殷祖镇、保安镇聚焦乡村振兴,帮助解决农业产业发展难题;刘仁八镇、金牛镇聚焦文明提升,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出谋划策;东岳路街道、还地桥镇聚焦项目建设,推动重点项目有序建设推进。 截至目前,该市926名人大代表,累计开展代表行动41次,收集意见建议137条。并及时掌握各乡镇工作开展进度情况,确保代表行动活动走深走实。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墈头老街,是大冶老县城的八大街之一,随着时间推移,房屋安全隐患、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日益凸显。 作为大冶市重要民生工程,老街改造工程今年正式启动。该市人大常委会率先带头开展“八进八问”活动,成立6个工作专班,全力参与墈头老街改造工作。 按照“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五共”要求,大冶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探索建立“居民接待日”“一线工作法”“恳谈会”等工作方法,深入各商铺住户,积极宣传更新改造政策,耐心细致开展群众工作,引导居民全过程参与改造工作,实现“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的共同谋划目标。 据悉,目前,墈头老街的协议签订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将墈头老街改造成市容整洁有序、环境大幅改善、商业业态繁荣的街道,重焕老街活力。 同时,全市乡镇(街道、场)因地制宜,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组织人大代表积极开展“八进八问”活动,服务发展,实现新作为。殷祖镇人大代表围绕如何加快殷祖茶产业发展研讨交流、各抒己见,助力茶产业链建设;茗山乡代表行动聚焦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壮大村级特色产业;灵乡镇、刘仁八镇等人大代表通过“湾场夜话”活动等方式,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着力解决村庄人居环境整治问题,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助力共同缔造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