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古时候的师父其实就是老师,在古代拜师学艺的时候学生会给老师下跪,行拜师礼。如今学生入学早已经不用再行拜师礼,反而是一些教师必须迎合学生讨好学生了。近几年来老师被学生欺负甚至被自己的学生伤害的事件早已数不胜数。教师不是服务业胜似服务业,教师不敢批评学生,甚至连重话都不敢说,不然就会被指:侵犯学生的权益。而在有的高校,有些学生想上课就上课不想上就不上;只能听夸奖不能听直言;不然就不配合教学,甚至在教师学期考评中给你打差。和古代的教育相比,这真是颠倒过来了。 曾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刚任教的教师,事业心很强管理班级很严格,学生的成绩也很好,可是学生们对他总是有一种敌视的感觉,这让他产生了挫败感,自己明明为了学生啊!思前想后,觉得可能是教育方法存在问题,他开始改变.... 相信很多教师也经历过这样的“蜕变”违背了自己的初心。如果教育的中心一味向学生转移,如果人们都相信“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如果教育没有了适当的惩戒,那么别埋怨教师,他们不是不愿意而是不敢认真教书......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师的管教突然就那么力不从心了。那么多师生冲突事件,大部分的结果都是以他只是一个孩子而草草了事,但是对老师的责罚却从来没有间断过。长此以往,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就会凸显出来:老师不敢管学生,学生不用怕老师,家长又怪老师教不好、管不好……
善待学生,是教师的职责;尊敬老师,是全社会都要提倡和树立的一种风气。尊师重教不应该仅仅只是一句口号。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不仅要教孩子学习文化知识,也要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只有懂得孝敬父母、懂得尊重老师的学生,长大了才懂得回报社会,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可不能当甩手掌柜,不能什么问题都推给老师解决。老师管理的是多个学生,很难兼顾每位学生。家长就不一样了,自己的孩子什么方面能力强,什么方面薄弱,其实都比较清楚。但是,很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是否懂得感恩,却不是很在意。由小及大,长此下去,孩子不仅对老师不敬,也难得对父母孝。所以,家长们必须要做个明白人,做个懂教育的人,不能一味地宠溺孩子袒护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