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80
上尉
  
- 积分
- 675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散文写作的文体探索一得
◎涂 阳 斌
四十多年的工作之余,一直把散文写作当作业余爱好,写了400多篇拙文。散文好不好,当然关键在内容,内容出彩的关键又是:一定要感动了作者自己才动笔。感动不了作者自己,也就感动不了读者。用家乡土话说,就是:你放了油盐,人家知道咸淡。写得多了,也不知天高地厚地想对散文写作做些文体方面的探索。形式和内容是互相作用的。我在散文文体的探索方面,走得有点“野”,回过头来看,似乎有这么十多种:
(1)传统式的,如《刚书记》《忆贤木》《记定邦主任二、三事》等;
(2)微信集束式的,如《谈文说艺微信200则》等;
(3)书信体式的,如《打造文学的故乡——致我的乡亲余立功》《给妈**一封信》《给尚禹的信》等;
(4)书信加卡片式组合的,如《明清及近代沔阳六大文化望族简谈》《写作〈还我英雄陈友谅〉点滴》等;
(5)问答式的,如《我业余写作散文的那点事儿——答高中同学问》《答网友问》等;
(6)第一人称口述式的,如《“三落”何时“雄起”——河西村支书如是说》等;
(7)日记体式的,如《朱冲为何有条陈家河》《土门忆往》《登龙凤山》等;
(8)散文诗式的,如《那匹马》《东湖访月》《醒来了的土地醒来了的人》《住在老屋里的人》《迷迷糊糊的童年》等;
(9)戏剧对话式的,如《过故人墓》等;
(10)用歇后语串起来的,如《歇后语里的廉政畅想曲》《歇后语里的狗年祝福》等;
(11)格言式的,如《读〈周年丰短笛集〉感言》《片羽集》等;
(12)全文押韵、一韵到底的,如《韧劲颂》《生命之树常绿》《我们死也要保住月堤》《筑起心中的长城》《致诗人车延高》等。
形散神聚,有感而发。衰年图变,超越自我。
(2023—8—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