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6430|回复: 6

[闲谈鄂南] 关于陆口地名给覃绍志先生的答复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29

主题

105

帖子

130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30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 2024-4-8 12: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陆口地名给覃绍志先生的答复
收到赤壁市覃绍志先生发来的《关于“陆口、陆水河的得名”和“古蒲圻的立县时间”两个问题》的文章好多时了,一时有些穷事在忙,二是覃绍志的文章用了大量的理由,对《嘉鱼县地名志》《嘉鱼县志》和我的《百里赤壁寻踪》有关陆口一名的由来进行了讽刺、挖苦性的驳斥,语言也有些刻薄,忍不住还是写了篇答复他的文章,后来也打听了些他的信息,想去想来,也就把写的文章高搁起来了,没有发给他,因为尊重一个人比伤害一个人更重要,我们没有必要争过胜负,再说争赢了,花了文笔或口舌之力,嘉鱼县领导又不会奖励我。所以,文章搁着一直就没有发出。2024年3月21日县龙老师来电话,说覃老寄三本《赤壁市地方史探真(续集)》给了县档案馆,其中也给我捎了一本,急忙去县档案馆翻阅了下,开篇有他驳斥我原来写给他的《关于三国陆口得名与覃绍志先生的商榷》和《关于古蒲圻立县与覃绍志先生的商榷》的两篇文稿,覃老硬说嘉鱼“陆口”这一地名是现代人在编《嘉鱼地名志》和《嘉鱼县志》中伪造出来的!还着重驳斥了我的一些见解。嘉鱼县地方志伪造的“陆口”与我无关,我没参与。但这里我要说句公道话,嘉鱼撰《志》的同志也是经过反复考证得出来的,覃老一棒子把人打死,说附会造假,当然包括我。这样也太武断了吧,搞得嘉鱼人不爽,你有你的学问,别人有别人的见识,介于这一点,我也不高高挂起了,只好将已撰好的答复重新改动了下,现公开发表出来,供大家一评,也是给覃老的一个答复吧!语言重了点,望覃老不要见怪,请包涵。
一、覃绍志对嘉鱼伪造附会陆口地名的摘录
   覃老撰的《嘉鱼县的当代志书中有一则古籍引文竟是今人的伪造》,其内容是:1982年版《嘉鱼地名志》和1993年版《嘉鱼县志》及2016年版《陆溪镇志》载“陆口、陆溪口、陆水河”是现代人为了借三国陆逊之名改编伪造的。他查过多册古籍乾隆、同治《嘉鱼县志》和《蒲圻县志》,都载的是“六口”或“六溪口”,改为“陆”是附和三国“陆逊”;还说陆逊根本就没有屯陆口。”“将陆口或陆水河定义为原名为隽口、隽水河,史籍上根本就没有这一说法,依据不足,更没有隽水亦渐名陆水的说法他又在《关于“陆口、陆水河的得名” 和“古蒲圻的立县时间”两个问题答嘉鱼文史专家鲁运江先生》说:嘉鱼也不例外,由于把“六溪口”“六溪河”误写成“陆溪口”“陆水河”,这就给当代人搞牵强附会创造了条件。都认为带有一个“陆”字,一定就是因陆逊在此屯过军或为表彰他而得名的,于是就循着这一“先入为主”的思路来编造故事了。但首先遇到的问题是:陆逊在陆口屯军之前,即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到吴黄武元年(222年)这三年之前,这个地方应当叫什么名称呢?这个名称一定要与“陆口”不同,否则就不能说明“陆口”是陆逊驻此之后才更得名,但历史上又没有一个这样名称的记载,怎么办?于是就只能凭想象来编造了。他还说:《嘉鱼县地名志》(201980页)是这样编造的:“此地古名刀环口,又名蒲矶口,‘至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东吴大将陆逊驻此之后,陆溪以陆逊而名兮。隽水遂名陆水。陆水乃是溪水,遂有陆水、陆溪之名。陆口为溪水出口处,故也称陆溪口’”。隽口这地名从何而来?可以说古籍上是从来没有过,陆口原称隽口之说。历史上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隽口一说。
他对“六口”的解释是:“当隽水河流到蒲圻境内时,就已汇集了上游的六大支流(其实有七条:白石港、赤马港、霞落港、白莼港、八蛇港、栗柴港、斗门港),当然就应当改称“六溪河”了。其出口自然就称“六溪口”,简作“六口”,可见其与陆逊屯军毫无关联。”另说:“很多书上都写成“陆溪口”、“陆口”,显然这是一种由于音误而造成的误写……这就更加证明了陆口的得名与陆逊是毫不相干的。”他还驳质了我在《百里赤壁寻踪》书中“陆口”的谬论。
二、对覃绍志“陆口、陆溪口”质疑的答复
1.覃老曰:把“六溪口”“六溪河”误写成“陆溪口”“陆水河”,这就给当代人搞牵强附会创造了条件。“陆口、陆溪口、陆水河”是现代人为了借三国陆逊之名改编伪造的。
覃老认为原来的“隽口”叫“六口”。强调说隽水河在原蒲圻上游是由六条主要支流的水系汇合而名“六口”的,即然是在蒲圻境内就有了六条支流,蒲圻又有什么理由不叫“六水河”?而载“陆水河”呢?你们不改“六”,凭什么我县要改“六”?还说了一大堆编圆的话。古代《嘉鱼县志》载有“六口”,是你没有理解透。乾隆《嘉鱼县志.1773年》载:“隽水:发源幕阜山北麓通城县石溪,北流经通城、崇阳、蒲圻…。”又载:“陸水:在县境(指嘉鱼)内有六段河道,五处入江口,一处淤塞。” 意思是陆水河经陆口流入嘉鱼县境后,分六条支流入长江。这六条入江口分别是刀环口、江安口、澋口、密泉口、港门口、洪庙河。后江安口淤塞。全长24.1公里。不是你自作聪明说的陆水河上游的六条溪流。为了说服我,覃老把首都师范大学宋杰教授的《三国军事地理与攻防战略中《三国战争中的陆口与蒲圻》一文摘录寄给了我,原来才知道,覃老的论点全是宋杰教授的,并不是覃老自己的观点,只是赞成了宋教授的论点而已。就是说:隽口在陆逊屯兵之前周瑜和鲁肃时期就称“六口”了,后为了附会陆逊之名而改为了“陆口”。这一点只有你们有高文化品味的人才想得出来。再说,嘉鱼陆口也是蒲圻人先搞出来的,蒲圻人先把隽水河改为蒲圻河,后又改为陆水河,并建了陆水水库,还筑建了陆水大坝发电站,要说附会也是附会蒲圻人的成果而来,你不去追责蒲圻的罪过,反来责怪嘉鱼人的附会,太不应该了。
2. 覃老说:“隽口”这地名从何而来?可以说古籍上是从来没有过,“陆口原称隽口”之说。历史上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隽口”一说。
“隽”古代指“下隽”县,在今通城县,蒲圻、嘉鱼属之。县内有条长河,源头在下隽,流入蒲圻至嘉鱼,俗称“隽水河”,注入嘉鱼长江之口。赤壁之战前,也就是陆逊屯兵前,你说嘉鱼地方志不该称“隽口”,而且说“古籍上是从来没有过。” 既然是隽水河,不称隽口,请问覃老?该叫什么口才恰当?难道叫嘉鱼口或蒲圻口,那时还没有嘉鱼县和蒲圻县,只有下隽县,周瑜在世时领四县,其中就含有下隽县,周卒后鲁肃代领四县,辖区本属下隽范围,称“隽口”有错吗?那你说该叫什么名字吧。说重点,总感觉到覃老有点强词夺理的感觉,嘉鱼没有一人能比得上你有学问,太相信自己吧!按你的逻辑,《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上都没载蒲圻县,只载吕贷督蒲圻,没有讲督县,是督蒲圻湖,蒲圻湖主要在嘉鱼,我们渡普镇还有蒲圻村,那蒲圻县是怎么来的呢?
(待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29

主题

105

帖子

130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30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 2024-4-8 12: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陆口地名给覃绍志先生的答复 2

本帖最后由 鲁继 于 2024-4-8 12:47 编辑

3. 覃老说:陆逊跟本就没有屯陆口,我不知这句话是对还是错,我只知道吕蒙装病,是陆逊代理屯陆口的,两人还配合取了荊州,“白衣渡江”的故事深入人心,有兴趣的人看下《三国志》,这里不想多解释了。覃老还驳斥了我,说《三国志》作者陈寿为什么没写周瑜、鲁肃、吕蒙屯兵时是隽口、六口,而写陆口,这是不符合规范的,还用现代的规范写作要求强调说:“解放前为北平,解放后为北京。”意思是文中要注明清楚,按你的逻辑,火烧乌林前,陈寿在《三国志》中就不该写“赤壁”二字,应该写“石头口”。因为先有石头口,后有赤壁。明朝嘉鱼县还置了石头口镇。这个我无法征问陈寿,你可以打个电话或发个微信质问一下我们的陈寿大儒。用现代的白化文去要求规范近2000年前的陈大师文言文,我确得可笑。话又说回来,没有陈寿《三国志》,就不会有“赤壁”,蒲圻凭什么改赤壁市?玩个鸟毛。

4.目前古老的《嘉鱼县志》多为清朝年间的,上面载的“六口”在第2点中我以讲清楚了。另外,古代嘉鱼、咸宁、江夏与蒲圻在长江大堤防汛上曾有磨擦,明崇祯帝时,蒲圻不肯承担长江大堤的防汛义务,认为蒲圻在大山中(今赤壁镇和柳山湖、湖南临湘新洲垴沿江都属嘉鱼),水灾影响小,不愿纳堤防费和堤工,武昌府一时也无奈。蒲圻人还将陆水河的中段拦腰切段改称为“蒲圻河”,也就是你质问我的,不能将嘉陵江统称为长江吧?这样逼得嘉鱼人无法,上改下不改又不是,只好将陆口之水在嘉鱼境内分六段河流入长江之意,改为“六口”,同音不同字,并将“六口”载入了古县志,这在我县多篇名人《再修长堤记》文中略见一二。解放后,蒲圻人又将“蒲圻河”重新恢复了“陆水河”,还大修陆水水库,筑建陆水大坝发电站,为了维护团结,嘉鱼人不得已,只有随大流,又恢复“陆口”地名载入现代地名志和县志。这不是嘉鱼人在造假,而是原蒲圻人先造的假,要怪只能怪蒲圻人了,你们恢复了陆水河,嘉鱼就不能恢复“陆口”吗?你不钻蒲圻河的牛角尖,反来抓“六口”的把柄。真是有意为之,哈哈哈!

5. 覃老,你见到的无论是《嘉鱼县志》和《蒲圻县志》,都为清朝本,哪不能作为救命稻草。必然《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比它早上千年,两书中几十处载有孙权、周瑜、鲁肃、吕蒙、陆逊、潘璋、吕岱入住“陆口”和屯“陆口”的是实。但没有一处载屯赤壁,如果说嘉鱼人在“陆口”上是附会之词,后人附会前人的国史是对的,至于为什么不叫“陆逊河”和“陆逊口”,你还是打个电话问一下陈寿老师吧!

6.陈寿的《三国志》写于西晋时期(约330年),280年晋武帝灭三国,建立晋朝,时隔50年陈寿写《三国志》,是最早记载三国时期“陆口”地名的,这是国史。①《吴主传第二(吴书二)》载:“十五年(210年)分豫章为鄱阳郡;分长沙为汉昌郡,以鲁肃为太守,屯陆口……使鲁肃以万人屯巴丘,以御关羽。权住陆口,为诸军节度……备归,而曹公已还。权反自陆口……吕岱讨卢陵贼,毕,还陆口。”②鲁肃传载:“肃初住江陵,后下屯陆口。”③吕蒙传载:“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权时住陆口,使鲁肃将万人屯益阳拒羽……鲁肃卒,蒙西屯陆口……及蒙代肃,初至陆口,外倍修恩厚,与羽结好。”④陆逊传载:“逊至陆口,书与羽曰……”⑤潘璋传载:“璋下备陆口。权称尊号,拜右将军。”⑥吕岱传载:“嘉禾三年,权令岱领潘璋士众,屯陆口,后徙蒲圻。”⑦严畯传载:“横江将军鲁肃卒,权以畯代肃,督兵万人,镇据陆口。”这些都是写的“陆”,嘉鱼人编地方志是有根据的,不是你说伪造的。

7.郦道元(466或472—527年)《水经注.三十五卷.江水》中载:“江之右岸得蒲矶口,即陆口也。........陆水又屈而西北流,径其县北,北对金城,吴将陆涣所屯也。陆水又入蒲圻县北,径吕蒙城西。昔孙权征长沙零、桂所镇也。陆水又径蒲矶山,北入大江,谓之刀环口。” 同样是“陆”。

8.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载:“…权未及发言,忽报吕蒙乘小舟自陆口来,有事面稟……吕蒙辞了孙权,回至陆口……陆逊领命,星夜至陆口寨中,来见吕蒙,果然面无病色……将军乘此机会,托疾辞职,以陆口之任让之他人……权问曰:陆口之任谁代……逊乃拜受印绶,连夜往陆口……江东陆口守将吕蒙病危,孙权取回调理,近拜陆逊为将,代吕蒙守陆口。”第七十六回《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载:“… 昔吕蒙在陆口时…” 《三国演义》中也是“陆”。

9.李吉甫(758—814年)的《元和郡县图志》写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卷第二十七 江南道三. 下隽故城,在县西南一百六里。因隽水为名。隽水,源出县东南。即然是隽水河,入江口叫“隽口”有错吗?你说史志上没有,难道《嘉鱼县志》和《地名志》不是史志吗?《三国志》上没有蒲圻河,你们的《蒲圻县志》怎么载曰“蒲圻河”呀?你们改陆水河为“蒲圻河”,我们才改“六口”,是你说的,跟长江一样分段叫名呀。

10.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武昌府志.序》载曰:“大江自湖南临湘入,右迳陆口入江夏。陆水自南来会,迳嘉鱼口,有太平(密泉湖)、岳公诸湖(净堡岳公湖)水流合焉。” 《武昌府志.序》载的还是“陆”。

11.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湖北通志﹒地理》载:《嘉鱼县》陆口:县西南赤壁之北,今名陆溪口。三国时,吴以此为控制要地,旧志鲁肃自江陵下屯陆口,肃卒,吕岱代之,后吕岱又领潘璋士卒屯于此。水经注:陆水经吕蒙城西,又经蒲矶山北入大江,谓之刀环口,又谓之蒲矶口。《通城县》陆水:即隽水,自巴陵历通城,经蒲汇吴口(竞江口),吴吕岱尝屯兵于此。同样没有“六”。

12.中国古籍全录载:嘉鱼“陆水在县西七十里。亦名隽水。出岳州府巴陵县界,径通城、崇阳、蒲圻三县,至县(嘉鱼)西,入于江。其入江处谓之陆口,亦谓之蒲圻口,俗名陆溪口。后汉建安十五年,孙权以鲁肃为汉昌太守,屯陆口。二十年,遣吕蒙等争长沙、零、桂三郡,权进住陆口,为诸军节度。二十二年,鲁肃卒,蒙代为汉昌太守,亦屯陆口。二十四年,陆逊代蒙屯陆口,规取荆州之地。后吕岱亦屯于此。蜀汉章武元年,先主东征,陆逊拒之于西陵,孙权复自将屯陆口,节度诸军,是也。《水经注》:陆水出下隽县西三山溪,入蒲圻县北,径吕蒙城西……张舜民《郴行录》:嘉鱼县口舟行七十余里,至渌(陆)溪口。《南北对境图》:自岳州沿江东北下,过侯敬港、神林港、象湖港、新打口、石头口,得渌(陆)溪口,盖即陆口矣。” 文中即有“隽水”,也有“陆口”。没有你说的“六”。

13. 总之,覃老的观点就是不该打陆逊的牌子,有造假附会行为。那我问你,黄盖湖原名叫黄冈湖,是否也有造假附会呢?陆逊屯陆口,你们凭什么把蒲圻河改称“陆水河”呀?蒲圻把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县改为赤壁市,这难道不是最大的造假附会吗?自己那边你都没说服住,还在指点嘉鱼造假,有意思吗?你先建议赤壁市带头改过来,嘉鱼再向你们学习吧!你在文中还鄙视我说,应该把洪湖说成是洪秀全战斗的地方,洪秀全即然在陆口挖开了洪庙河,你确定他的部队就没有去过洪湖吗?我不知道你对陆口文化了解多少,什么是陆口、刀环口、蒲矶口,各自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不同,你考察过吗?你承认宋杰教授的观点我不反对,但也不等于所有专家的观点都对。刘宋盛弘之《荆江记》认为原汉阳临嶂山为赤壁峰,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载“江水左迳百人山南,右迳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处所也。” 意思是武昌赤鼻山是古战场赤壁,清大学者、著名地理学家杨守敬也赞成这一学说,他还认为“赤壁当在嘉鱼县东北与江夏接界处” ;复旦大学中国地理研究所张修桂教授在《赤壁古战场历史地理研究》中也主张武昌赤矶山是周郎赤壁;武汉大学著名史地学家石泉教授也不认可蒲圻赤壁,他提出了钟祥赤壁说,就连苏东坡也认黄州赤壁说,张立群教授也极立赞成黄州赤壁说,即然这多大学专家都不认可蒲圻赤壁,你和你地方的领导为什么还要将原蒲圻县改为赤壁市呢?这不是更大的伪造吗?陆口是史志上认可的,不是你说伪造就伪造的。所以,没有陆口佐证东吴驻军的大本营,从何能谈赤壁的定位呀,你们什么都不是。赤壁明朝属蒲圻的,说梦话吧!赤壁明朝属嘉鱼石头口镇,与陆溪口镇同归嘉鱼辖区,至到湖南临湘的新洲垴。现在果实你们摘去了,不要你们说感激的话,还说三道四地指责嘉鱼陆口是伪造的。嘉鱼人不接受你的那一套,我想赤壁人也不会接受的。否则,陆水河及陆水水库、陆水发电站就要更名,赤壁市就要恢复原蒲圻市。有关蒲圻立县的事是你们的事,不想如其争峰了,没意思。论证对了,赤壁也不会奖励我,你指出嘉鱼陆口是伪造的,嘉鱼不会给你发奖金,有诬蔑性,知可而收吧。
(待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18

2万

主题

59万

帖子

7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人在天涯ξ灵气袭人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770863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24-4-8 16: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帮顶一下。
活着应该快乐,因为你会死很久。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如果你涉世未深,我会陪你看遍世间繁华;如果你历尽沧桑,我会带你坐十遍木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29

主题

105

帖子

130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30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24-4-9 12: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14.有关陆水陆口的文献记载。


1.png
2.png
4.png

3.png
5.png
6.png
7.png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29

主题

105

帖子

130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30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24-4-9 16: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8.png



11.png
12.png
13.png
                                            续记

10.png
9.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29

主题

105

帖子

130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30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24-4-9 16: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14.png
15.png
16.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29

主题

105

帖子

130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30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24-4-9 21: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17.png
   以上各种典籍证实,陆口地名并不是《嘉鱼县的当代志书中有一则古籍引文竟是今人的伪造的》,最多只能说现今《嘉鱼县志》把它正规化恢复了字体的正名。古嘉鱼县志蒲圻县志》是明朝才有的,比《三国志》晚1150余年。你说《水经注》里是“六口”和“陆水”,我看到的确不一样,都是繁体“陸”。而且还讲得很清楚,无论六口、六溪口、即古陆口……即此口也。连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武昌府志.嘉鱼县图》都载的“陆溪口”。就连1995年《蒲圻县志》也载为“陆溪口”,这也属于现代嘉鱼人伪造的吗?
                                                      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