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717|回复: 0

[热点评述] 京山苏家垄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2000多年前大批文物曝光!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75

主题

359

帖子

530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30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24-6-6 10: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5日,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
荆门市人民政府在京山市联合举办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湖北主会场
暨苏家垄遗址博物馆开馆系列活动,
该博物馆内一系列
2000多年前的周朝耀世珍稀文物惊艳各方宾客

      地处京山市坪坝镇的苏家垄遗址是一处包括墓地、建筑遗址、冶炼作坊遗址在内的周朝曾国大型城邑遗址。半个多世纪来,这里先后历经四次重要考古发掘,出土了许多件稀世珍品文物,包括“曾侯仲子斿父”鼎与壶、“曾伯桼”壶与鼎、“夫人芈克”簋与鼎、“太保”鼎、“太祝”鼎、“太师”鼎等大量珍贵铭文文物,以及首见于《史记》等文献的“夜光璧”“明月珠”相对应的璧、珠组合等。这些文物令前来参加活动的省内外专家学者、附近村民感到惊艳。通过其铭文,确认苏家垄遗址埋葬有“曾侯仲子斿父”和“曾伯桼”两代曾国国君、曾国国君夫人“芈克”、曾国“太保”“太祝”“太师”等高等级贵族,是一处曾国大型城邑遗址,也是“金道锡行”的重要节点。
    大面积的冶炼遗存、出土铜锭与厚重的青铜器,以及“曾伯桼”器群关于“金道锡行”的记载等资料,对探讨春秋时期诸侯国青铜手工业的生产和管理、汉淮与中原地区之间金属资源的流通以及周王朝管理与经营南方,有着关键的意义。
   “克狄淮夷”等铭文印证了曾国控制淮夷的史实。“陔夫人芈克”铭文簠是现今可见较早反映曾国与楚国关系的考古实证。苏家垄墓群出土的“曾侯仲子斿父”9鼎、埋葬7车的车马坑以及规模宏大的聚落遗址等,实证了这里曾作为曾国都城。
    2013年苏家垄墓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17年苏家垄遗址入选“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入选主要理由是:出土千余件青铜器,有铭文的多达50余件,涉及诸多历史信息,为解开有关中国青铜时代“金道锡行”之谜提供珍贵实证。同年,苏家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苏家垄遗址博物馆内分三个展厅
    第一展厅 聚焦“石破天惊——半世纪解谜之路”。
   1966年7月7日,京山市坪坝公社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兴建郑家河水库。当地村民在开挖灌溉渠时,于苏家垄岗地中部意外发现了一批青铜器。第一次从考古学上确认了湖北存在一个曾国。苏家垄是曾国考古发现的起点,揭开了主要通过考古建构曾国历史的学术大幕。
    第二展厅  介绍“金道锡行——曾国历史上的苏家垄”。
    在丝绸之路、茶叶之路之前,中国青铜时代就有一条“铜锡之路”,即“金道锡行”。曾国作为周王室“镇抚淮夷”的诸侯国,扼守随枣走廊,是中原地区铜矿战略资源供应安全保障的守卫者。在将铜料从南方运往中原王朝的“铜锡之路”上,苏家垄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遗址中发现的炼铜遗址,更是有力证明了曾国在“金道锡行”中的重要使命
    第三展厅  “返本开新——苏家垄的历史文化”。
    从文明曙光,讲到文脉赓续、创新发展。为了更好保护和展示苏家垄这一文化遗产,守护中华民族的源头活水,苏家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应运而生。公园规划总面积337.28公顷,以“一心、两带、三区”的空间叙事结构,保护和展示古曾国的文化遗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