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湖北省委网信办、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办的“大江奔涌·沿着长江经济带看中国”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江城武汉启动。翌日,央媒及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主流媒体记者一行40余人来到荆州,实地感受荆州这座古老的城市,在开展长江大保护、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的荆州,自古以来便是长江黄金水道之上重要的商埠与码头。如今的荆州市,拥有长江干流483公里,占湖北省的45.5%,8个县市区全部临江,在全省长江大保护工作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近年来,荆州市积极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努力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绘就“万里长江 美在荆江”新画卷。
荆州市石首市地处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结合部,境内江河湖泊众多,建有麋鹿和豚类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麋鹿之乡、中国江豚之乡。

盛夏时节,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意盎然,鸟鸣蝉唱,空气中弥漫着芳草的清香。草地上,三五成群的麋鹿或悠闲地吃着水草,或撒欢儿四下奔跑。阳光下,健硕的体格充满活力,散发出原生态的光芒。
眼前鲜活的一幕瞬间吸引了一众媒体人,大家忙不迭拿出“长枪短炮”拍摄起来。
“以前只在电视和书本上了解到麋鹿,这次能够近距离观赏到麋鹿,特别开心。”人民网记者周倩文近年来一直关注着长江大保护,当从工作人员口中得知如今自然保护区内的麋鹿数量达到3000余头,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她感到十分欣慰。“从中我看到了石首市委市政府在生态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也令我更加感叹我们要保护生态、爱护自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九曲回肠的长江石首江段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是长江江豚、中华鲟活动的主要区域。
长江江豚被誉为“微笑天使”,是中国特有鲸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长江生态系统的指示性旗舰物种。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对鲸类动物进行迁地保护的保护区,石首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已逾百头,被公认为世界上对小型濒危鲸类自然迁地保护的首个成功范例。(记者:刘思楫、肖琦、陈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