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最后一束光照亮人间——“厚道荆门人”何显斌圆梦遗体捐献 杨艳琴 荆门市东宝区红十字会 就在今天,七十一岁的他走了!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遗体捐献给红十字会用于医学教学和科学研究,为国家的教育科学事业、医疗卫生事业做出最后的贡献。
8月10日,荆门好人何显斌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程,他的老伴和儿子在荆门市、东宝区两级红十字会的帮助下完成了老人生前遗愿。
2023年11月,何显斌被确诊为肾恶性肿瘤。被命运宣判的他没有怨天尤人,反而在与病痛较量的过程中坚定了捐献自己遗体的想法并且摸索着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做了线上志愿登记。
2024年6月26日,何显斌因癌细胞扩散再次住院。病重期间,他多次提出了捐献遗体的想法并反复督促儿子、老伴去红十字会落实。他说,没有遗体捐献就没有医学进步、没有器官捐献就没有器官移植,遗体捐献有助于了解人体生理结构、有利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老伴余国香说:起初,我们也不理解——与传统观念作斗争、与礼教作斗争,最终还是决定尊重他的意愿,捐献遗体为国家的教育科学事业、医疗卫生事业做贡献。
何显斌,信仰的力量是共产党,爱做的事是公益。多年来他致力于敬老帮残、助学济困。助学37年,资助贫困学生126名,敬老24年,助残20年,公益演讲千余场……2014年以来,除节假日外,每天为14名残疾老人和高龄老人提供免费午餐。先后获得湖北省志愿服务事业贡献奖、“感动荆门•时代楷模”、荆门市道德模范、荆门市青少年爱心大使、杰出志愿者、抗震救灾对口援建先进个人,他家实施的“还本助学”荣获“荆门市最具影响力的公益慈善项目”,他家因实施“以老敬老”项目荣获“荆楚最美家庭”…… 此次又被评选为“厚道荆门人”。
遗体捐献用于医学教学和科学研究是何显斌最后的心愿,也是他人生最后阶段对生命的理解。告别仪式后,在荆门市红十字会、东宝区红十字会、荆门市红十字遗体捐献登记接受站工作人员及何显斌亲属的共同见证下,他的遗体被运往荆门市红十字遗体捐献登记接受站(荆楚理工学院医学部),将用于医学教学和科研。
“一开始我是不理解的,按照我们的传统习俗,这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何显斌的儿子何银平坦言:“但,父亲正直善良、有爱心,生前做了很多慈善,到最后还坚持做一件他认为值得的、有意义的事,他的这种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现在,父亲走了,我们遵照他的遗愿,将他的遗体捐献给红十字会,我相信他在天堂也会很快乐的。”
爱心,奉献中延续,生命之光生生不息;生命,奉献中延续,生命最完美的归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