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江西省 2024-9-12 18:01: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近年来,湖北省航空口岸增长迅速,一是鄂州航空口岸正式开放,二是恩施航空口岸获批开放,三是襄阳航空口岸列入国家口岸规划,已对外开放的航空口岸(含批复)总数达到了4个,在全国来看都是非常靠前的。“十四五”时期我国严控航空口岸对外开放,且近期我国国际航线运营的政策陡然收紧,依靠财政补贴运行国际航线的时代已经正式宣告终结,因此严控航空口岸对外开放的政策预计将延续到“十五五”时期,甚至更远。为此,本号(@地理与资源研究所)将持续推出有关航空口岸(国际机场)的系列分析文章,本文即为第一篇。当前,湖北省航空口岸包括武汉、鄂州、宜昌、恩施,其中前三者已经正式运行并实现机场更名为“国际机场”,恩施暂时处于建设阶段,尚未通过国家级验收。此外,襄阳已经进入国家口岸发展“十四五”规划,但是尚处于临时对外开放期,还不能正式申请对外开放;十堰则于近期首次获批临时对外开放,但是并未进入国家口岸发展“十四五”规划,上述涉及襄阳和十堰的既定事实各位读者需要了解清楚。因此本文实际上也是在分析襄阳和十堰航空口岸到底是谁会最终实现对外开放,也要特别说明以下均是客观的数据对比,请不要在阅读时进行地域攻击,本号也将对本文的不文明评论定期清理.首先从政策支持角度来看,通过上述事实的阐述,相信大家也能知道目前襄阳是占据优势的,毕竟已经入选了国家级规划,也就是拿到了航空口岸对外开放的入场券,但是十堰目前还没拿到,至于“十五五”时期会不会拿到,那得看地方的努力争取情况。国家规定,航空口岸准入标准为:【机场距已开放航空口岸200公里或2小时车程以上且内陆和沿边地区机场固定直达航线(不包括中转经停航线,下同)达10条以上、年度旅客吞吐量峰值达150万人次以上。】也就是有3个指标,一是到现有航空口岸的距离或车程,二是定期航线数量,三是历史客流纪录,目前襄阳和十堰机场相距不足140千米,且车程不足2小时,待襄阳航空口岸获批之后,十堰将非常难实现对外开放。其次从运行情况角度来看,襄阳目前处于第二次临时对外开放期,第一次为疫情期间,当时仅开放了货运,飞了欧洲航线,第二次运行了香港、金兰/芽庄航线,目前金兰/芽庄航线在8月份飞了25班,班期为3班/周,上半年运行的香港航线是2班/周,总体来看国际航线要好于地区航线。十堰目前已经批复临时对外开放,但是要等到10月份才会运行,计划开通香港航线,执飞时间为10月8日至17日,可见航班量非常少,完全是为了配合“2024年世界武当太极大会暨第八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这与珠海、克拉玛依等地此前开放临时航空口岸如出一辙。再从腹地发展情况角度来看,襄阳目前被湖北省定为了省域副中心城市,市域常住人口520余万人,2023年GDP为5842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74元。十堰在湖北省规划中并非省域副中心城市,市域常住人口为330余万人,2023年GDP为2359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51元。可见不管是城市发展定位,还是现状主要经济指标,襄阳都要略微胜于十堰。最终我们回到第三段说的航空口岸准入标准,三个指标襄阳有距离不满足(距宜昌机场不足200千米),但是车程全部满足,因此第一项指标达标,第二项和第三项均达标;十堰三大指标全部达标(前提是襄阳最终航空口岸申请失败),但是第二项和第三项的成绩都要远比襄阳差,尤其是今年的情况,十堰的航班量非常小,比如8月份航班量仅为569班,而襄阳的航班量高达1438班,襄阳几乎是十堰的3倍。最终两地如果同时向国家申请,谁会被青睐?相信各位读者心中已有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