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市卫健委获悉,我市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实现全覆盖,同时我市正在对接省健康湖北公众服务平台,力争早日实现跨区域的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是指在统一技术标准、质控标准的前提下,让不同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实现互认。这有助于改善群众就医体验,避免重复检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群众就医负担,提高诊疗效率,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就医感受。 2023年,湖北省卫健委、省医保局出台《关于做好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体系,规范开展互认工作。随后,市卫健委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推进宜荆荆都市圈内医疗机构临床检查检验结果认可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互认工作进行具体部署。 我市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涵盖82个临床检验项目(生化类、血液体液类等)、60项医学影像检查(CT、核磁共振、X光摄片等)。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坚持市域医疗机构“同级互认、下级认上级”、省内医疗机构“看标识”(检查检验结果报告单上“鄂HR”或“★”等互认标识)的原则,当患者转到符合该原则的医疗机构进行就诊时,不需再做重复检查,实现对已有检查检验结果的认可。 据了解,截至8月底,全市87家公立医疗机构均按照“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降低患者负担为导向,以满足诊疗需求为根本,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的原则,规范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公立医疗机构结果互认工作覆盖率达100%,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人次数达12.5万人次。 出现以下情况,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可以对相关项目进行重新检查:因病情变化,检查检验结果与患者临床表现、疾病诊断不符,难以满足临床诊疗需求的;检查检验结果在疾病发展演变过程中变化较快的;检查检验项目对于疾病诊疗意义重大的(如手术、输血等重大医疗措施前);患者处于急诊、急救等紧急状态下的;因疾病转归需连续对比观察的;涉及司法、伤残及病退等鉴定的;医学影像学检查图像质量和方法不能满足诊断要求的;其他情形确需复查的。 市卫健委要求所有医疗机构严格执行诊疗过程的规范管理,对认可的外院检查检验结果,诊治医生应在病历中予以记录,住院患者的互认资料应在病案中予以留存;对于检查检验结果未予互认的,诊治医生应向患者或家属做好解释说明,充分告知患者或其家属复检的目的及必要性。 下一步,市卫健委将会同纪检部门以更大力度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充分利用我市良好信息平台基础,按照技术规范做好市平台与省平台的对接,确保9月底能够对全省范围内线上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组织相关专业质控中心、医联体龙头医院对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检验科、医学影像科在质量管理上下功夫,确保全市检查检验全过程同质化、标准化。全面构建医学检查检验结果“想认、敢认、愿认”的新的就医秩序,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记者张爱华 通讯员孙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