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874|回复: 0

襄阳:建设中华诗城,他老有所为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481

主题

1435

帖子

1934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934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24-10-26 07:34: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创建中华诗城,他老有所为
一一说说孜孜以求的文化追求实践者吴仕钊
     文/白岩峰
 
     襄阳市委党校退休老同志‌吴仕钊撰写《孟浩然诗传》,这是他作为一个孜孜以求的文化追求实践者,在襄阳创建中华诗城中老有所为的一次文化实践。该书是用孟浩然一生所创作的诗歌去解读孟浩然布衣一生,终身未仕的平凡命运,具有其故事性和文学性。既有传记文学的特点,又有作品赏析的优点。该书中就孟浩然当时写作每首诗的前前后后,再现了历史风貌;同时,对其诗作的语言特色予以剖析,适合阅读的人群较多。全书共十个章节,前七章是孟浩然生平故事及诗篇写作背景、诗文内容赏析(包括人文故事和文学分析),后三章是专题发掘,其中包括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对孟诗的评说,孟浩然对后世的影响等。同时也对山水田园诗派做了系统论述。这本书在《襄阳晚报》连载,各媒体继而转载,这在襄阳创建中华诗城的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笔者认为,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丰富了襄阳的文化底蕴。《孟浩然诗传》一书的撰写,也是深入挖掘和传播孟浩然的文化遗产的一个文化实践过程,为襄阳作为中华诗城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孟浩然作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其诗歌作品在襄阳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吴仕钊的《孟浩然诗传》不仅记录了孟浩然的一生和他的诗歌创作,还通过详细的历史背景和文学分析,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孟浩然的诗歌,从而增强了襄阳作为中华诗城的文化底蕴。
   其次,弘扬了襄阳的历史文化,提高了诗城知名度。《孟浩然诗传》是通过对孟浩然生平的叙述,展现了孟浩然在隐逸和仕进中,苦苦徘徊,苦苦挣扎的景况,他为排解胸中郁闷,游历山川,诗酒会友,登高望远,抒发情怀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和诗歌创作,不仅展示了孟浩然当年的文化生活,也诠释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通过《孟浩然诗传》的撰写,进一步弘扬了襄阳的诗歌文化,提升了襄阳的文化知名度。
   第三,强化了襄阳都市圈的文化品牌。作为一个孜孜以求的文化追求实践者,在文化实践中还积极倡导“重走神农路”诗词采风,尧文化研讨与森林康养诗词教育活动的开展,积极推动“孟浩然文化品牌”的发展,通过参加孟浩然田园诗派座谈会、策划打造“孟浩然诗歌文化产业园”和“汉江流域十里诗画长廊”等项目,线上线下多媒体多业态宣传推广襄阳都市圈文化,讲好“孟浩然”文化故事,打造“田园诗乡”城市名片。这些活动有效地促进了襄阳“中华诗城”的建设,让襄阳的文化品牌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传播。
  ‌ 吴仕钊的文学追求和实践主要体现在对文学与多个学科的跨领域研究、教育实践以及诗词创作方面。
从网上搜索资料显示,已经有很多文化人在研究吴仕钊的个人成就及文学成果。他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佛学文化、春秋战国人物、诗经文化等领域,但他并不局限于文学和历史,还涵盖了哲学、宗教等多个学科,形成了综合性的研究视角。此外,他还参与了全国中专卫校《语文》教材及教参的编写工作,并在中共襄阳市委讲师团担任理论教员和组织教学管理工作,显示了他在教育领域的丰富经验和实践。
    在诗词创作方面,吴仕钊的作品常常借诗抒情,表达家国情怀,关注“三农”,为乡村振兴而呼。其诗词创作成就显著,引来无数粉丝,展现了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深厚功底和独特风格。提倡文学“三贴近”。吴仕钊的文学追求在于通过文字书写生活,表达个人对文学的思考和观点。他强调文学应贴近人民、贴近生活、贴近现实,通过诗词和散文等形式,反映社会现实和生活琐事。他的作品擅长运用赋比兴等传统艺术手法,通过具体而生动的描绘,表达情感和思想。他的诗词作品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深受读者喜爱。

(作者:实名冯安新,湖北省神农架木鱼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宣传中心主任,新闻编辑职称,1995年入编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中国报界知名编辑记者辞典》一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