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226亿!武汉东大门江北高速即将开工,助力新洲区腾飞!
武汉城市观察家
2024.11.10 一、武汉至黄梅高速:项目公司刚成立 
刚刚获悉,备受关注的武汉至黄梅高速公路项目又有新的进展!  武汉至黄梅高速走向示意图:从武汉市到黄梅县
近日,武汉交投武梅高速建设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项目公司注册地址为武汉市长江新区武湖街武湖正街特1号1栋101室,这标志着湖北省重点项目武汉至黄梅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建设。 
武汉市新洲区将新增一条重要的出城高速公路,该条高速公路从长江新区出发,一路向东、直达黄冈市黄梅县,这也意味着武汉东大门再添一条重要的出城高速公路! 
2024年,新洲区多个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新洲区的城市主次干道也在建设之中,江北快速路东延长线G347完工并验收通车,新港高速新洲段也如火如荼建设中,武汉至黄梅高速对于进一步提升新洲区的战略地位,强化新洲区对外快速联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开源:启信宝
 信息来源:启信宝
二、大手笔:全长109公里、总投资226亿元 
 武汉至黄梅高速项目投资人招标公告
 武汉至黄梅高速项目投资人招标公告
 武汉至黄梅高速公路(武汉至蕲春段)项目投资人招标WHTZR-1标段评标结果公示
在今年6月,湖北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发布了武汉至黄梅高速公路项目投资人招标公告,到了今年9月,招标结果公示,武汉交通工程建设投资集团等联合体中标,投标报价为226亿元,本次武汉至黄梅高速公路项目公司成立,意味着年底前工程即将正式开工建设,湖北省鄂东地区将新增加1条重要的高速公路。 三、新洲区:新增出城重要通道  武汉至黄梅高速公路武汉段起点位置示意图



新洲区是湖北省和武汉市重点建设的区域,是湖北“武鄂黄黄”城市圈重要节点,根据武汉城市总体规划,新洲区长江新区副城是武汉市重点建设的四大副城之一。 

近年来,武汉市新洲区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全局,倾力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核心区、长江经济带创新改革示范区、中部地区新一代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国家中心城市城乡融合发展实验区、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奋力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开拓“星辰大海”。 

在新一轮的重大机遇面前,武汉新洲勇担航运、航天两大国家战略使命,主动扛起湖北省委“突出‘一主引领’,高标准规划建设武汉长江新区”时代重任,落实武汉市委“快速做强长江新区副城、实现城乡融合一体发展”的要求,锚定“四区一高地”发展定位——物流枢纽核心区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的核心区,创新改革示范区是长江经济带的创新改革示范区,高新产业聚集区是基于中部地区,城乡融合示范区是基于国家中心城市,对外开放新高地是基于内陆地区,加快发展步伐。
“四区一高地”的发展定位,成为新洲未来五年乃至二〇三五年的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十三五”时期,新洲年GDP直逼千亿元,累计固定资产投资2500亿元,工业投资累计突破千亿元大关。如今,新洲已绘就蓝图,力争到“十四五”末期,GDP翻一番,达到2000亿元。 


近年来,武汉新洲区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全局,倾力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核心区、长江经济带创新改革示范区、中部地区新一代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国家中心城市城乡融合发展实验区、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奋力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开拓“星辰大海”。 

阳逻、仓埠将被长江新区托管,新洲区二次创业加油干,主动担当武汉都市圈强县工程生力军!新洲吹响奋进新号角!双柳、邾城、汪集将成为新洲区发展重点区域! 依托航运航天两大国家战略,高标谋定“两大引领、三城联动、多点发力”总体格局,开启了高速发展的上升通道。立足全局制定“十四五”规划,区第六次党代会更高站位提出“五定”的发展思路,即定位、定标、定格、定向、定策,明确“四区一高地”发展定位,厘清“同城化、城镇化、工业化、功能化”发展方向,引领推动新洲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赶超跨越,带来了“三城崛起、九天揽月、通江达海、六合通风”的大好局面。在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省市对标国家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明确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发展,赋予新洲建设武汉都市圈“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引领区,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现代都市农业高地和宜居宜业宜游目的地新使命,全区上下必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决予以贯彻落实,不断推进县域高质量发展。 
武汉市新洲区将打造武汉城市东发展新的增长极,在产业布局上,长江新区副城新洲区新洲区“四区一高地”的具体内容包括: 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核心区:新洲区致力于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的核心区,推动物流业的发展,提升区域物流效率。 

长江经济带创新改革示范区:作为长江经济带的创新改革示范区,新洲区将推动科技创新和改革,促进经济带的发展。 中部地区新一代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新洲区将打造中部地区的新一代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吸引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国家中心城市城乡融合发展实验区: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城乡融合发展实验区,新洲区将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融合。 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新洲区将建设成为内陆地区的对外开放新高地,提升区域的对外开放水平。 这些定位和发展目标旨在推动新洲区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十四五”规划的目标,并在“十四五”期间实现GDP翻一番,达到2000亿元。 
以产业链为核心谋划产业发展,加快形成生态链、价值链。围绕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做大做强航天商用产业链群,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对接,快速提升国家级航天产业基地核心竞争力。围绕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大力推进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联动创新区龙口港区建设,打造以阳逻港为主体、以双柳沿江临港片区为补充的物流枢纽组团。围绕冷链物流和粮食加工运输,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围绕农文旅融合发展,实施品牌强农行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推进泛涨渡湖地区全域旅游发展,辐射江北快速路东延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加大全域旅游和乡村休闲游体系建设力度,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新一轮的重大机遇面前,武汉新洲勇担航运、航天两大国家战略使命,主动扛起湖北省委“突出‘一主引领’,高标准规划建设武汉长江新区”时代重任,落实武汉市委“快速做强长江新区副城、实现城乡融合一体发展”的要求,锚定“四区一高地”发展定位——物流枢纽核心区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的核心区,创新改革示范区是长江经济带的创新改革示范区,高新产业聚集区是基于中部地区,城乡融合示范区是基于国家中心城市,对外开放新高地是基于内陆地区,加快发展步伐。 “四区一高地”的发展定位,成为新洲未来五年乃至二〇三五年的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 “十三五”时期,新洲年GDP直逼千亿元,累计固定资产投资2500亿元,工业投资累计突破千亿元大关。如今,新洲已绘就蓝图,力争到“十四五”末期,GDP翻一番,达到2000亿元。 
要以产业链为核心谋划产业发展, ,全面推动武汉产业转型升级!武汉至黄梅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能够进一步强化新洲区对于鄂东团风、红安、麻城、罗田等周边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构筑起一条从长江新区经过新洲区到达黄冈市的快速交通要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