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台无人机从汉成天地起飞,运送物资到20公里外的茅塔乡小型消防站。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周仑 随着科技不断创新,低空经济迎来发展的新引擎、新风口。快递外卖、汽车零部件配送、植树造林、低空航线……正乘着低空经济的翅膀一步步在我市变为现实。根据规划,我市力争到2026年,聚集产业链相关企业100家、投资总额达100亿元、产业规模达100亿元,初步形成符合我市实际的低空经济发展模式。 打造“天空智城”低空产业 让不可能变为可能 “太高大上了,网上点的奶茶,竟然直接空降到校园了。”几天前的中午,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吴帆在网上下单了两杯奶茶,没想到“配送员”竟然是一架无人机。据吴帆介绍,从下单到接到取餐通知仅仅十几分钟时间,当无人机缓缓降落在学院南区食堂门口时,引起一堆人围观。据了解,这是一架由湖北箭飞航空公司执飞的 Q20四旋翼无人机,全程通过智能空域平台即可完成飞行,无需手动操作,实现一键起飞、一键降落。还可实时监控飞行位置和状态,确保飞行安全。 每周一、三、五下午,在茅箭区汉成天地小区南侧街区,肉、菜、水果都搭乘上了无人机。只见几架大型无人机装载货物后依次升空,仅需10分钟,便抵达20公里外的茅塔乡小型消防站,比公路运输至少节省20分钟。该无人机最大载重5公斤,完全可以满足消防站日常物资运送需求。据配送方工作人员介绍,相较于传统的配送方式,无人机配送在成本上至少节省50%,效率提高2至3倍。 在位于中铁世纪山水小区附近的十堰工业新区无人机起降点,记者在现场看到,随着工作人员与十堰武当山机场塔台对接完毕,一架搭载汽车零部件的无人机缓缓起飞。18分钟后,无人机准时到达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市场部。通过无人机配送,让原本需要40分钟的配送时长,缩短了一半以上。 远在竹山县官渡镇,已成为全省首个全域无人机寄递物流试点镇。辖区7个村的快递收发,几乎全部用上了无人机。数据显示,目前官渡镇已配送近8000件快递,总飞行里程近5500公里。 抢占新赛道,抢抓新机遇,培育新动能,我市正依托自身优势,加快布局发展低空经济,打造“天空智城”,不断丰富低空业态,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从载物到载人 “打飞的”在我市已成为现实 在我市,随着科技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低空经济开辟出多元化的应用场景。从最初物流配送领域的高效探索,已经逐步延伸至载人航行的大胆尝试,“打飞的”这一炫酷的出行方式,如今已成为现实。 今年10月中旬,我市首条低空短途客运航线——武汉汉南至十堰航班正式通航,飞机票一经推出便被一抢而空。10月15日至11月15日开航期间,原价399元的机票只需99元,吸引了众多乘客购票体验。不同于大型客机,低空客运航班的飞行高度在1500米以上,气流相对平稳,乘坐飞机的安全性、舒适性都有保障,飞行时间可根据乘客需求实现个性化定制。 日前,随着飞机的轰鸣声响起,一架飞机从位于竹山县麻家渡镇的通用机场缓缓起飞,机上乘客在花费不到400元的情况下,就能享受到12分钟到15分钟的低空飞行观光。从空中俯瞰竹山,青山绿水间,田野村庄错落有致,女娲山、绿松石小镇等标志性景点尽收眼底,仿佛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在脚下徐徐展开。 今年10月底,竹山县开通了低空飞行体验项目,并于11月开通了全市首个商业高空跳伞项目,游客与跳伞教练共乘一伞跃向云端,尽情畅享极速坠落带来的速度与激情。 随着科技与航空产业的深度融合,低空经济在载人航空领域的发展逐渐步入了快车道。事实上,我市在低空载人领域的发展一直处于全省前列。 早在2018年2月,我市便开通了直升机空中游览武当山项目,成为鄂西北第一条低空旅游航线。游客乘坐直升机,从武当山山门口停车场起飞,可以在空中俯瞰金顶、琼台、太子坡、南岩、紫霄宫、玄岳门、太极湖、老子公园等景点。整个飞行过程约15分钟,让游客从低空视角感受武当山神奇壮观的美景。 多部门联动 鄂西北低空经济发展枢纽城市呼之欲出 今年5月,我市印发了《十堰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其中明确,到2026年,我市将打造成为鄂西北低空经济发展枢纽城市。力争到2030年,低空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相关企业数量突破200家,产业规模达300亿元。 以茅箭区、张湾区为例,截至今年12月,茅箭区已成功建成21个无人机起降点,覆盖区域广泛,为低空物流配送、文旅观光等业务提供关键支撑;张湾区不仅建成了5个起降点,还打造出集飞手培训与展示为一体的实训基地,在培育低空经济专业人才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为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创新动力,形成区域内低空经济特色发展模式。 据十堰武当山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航务管理部副经理龚伟介绍,机场会同交通部门制定了《全市低空空域和航线审批工作指引》《全市低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和航空+通航物流补贴等文件和标准。下一步,将重点制定《十堰市低空空中交通服务管理规定》。同时,将在郧阳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开发十堰低空文旅综合体项目,包含低空飞行营地、空中跳伞、航空运动、武当山—水库空中游览等内容。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统筹领导下,十堰武当山机场、市交通物流局、市经信局等单位各司其职、紧密协作,共同规划了“一主四辅”通航设施、“2+5”产业基地园区、“10+N”飞行节点及“1+N”信息设施布局,精准构建起地面、低空信息、飞行航线、运行服务全方位网络架构,为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筑牢根基。 从低空物流、低空驾驶、空中观光等特色项目,到“低空+产业”的商业应用,再到辅助开展应急救援、医疗救护和行政执法等服务应用,如今我市低空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相关政策密集出台,低空产业链日益完善,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不断融入日常生产生活。未来,十堰低空经济必将在政策的强力助推下,构建起高效畅达的空中交通走廊,极大缩短时空距离,激发出区域协同发展的澎湃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