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当万家灯火点亮峡江两岸,元宵的暖意流淌在宜昌大地。这个传承千年的团圆节,正以更丰富的肌理编织新时代的叙事:在项目和车间一线,建设者们热气腾腾地勾勒敬业图景;在城市现代街区,AI工程师以算法为笔将传统灯谜写入数字星河;在文化场馆,非遗传承人哼唱演绎讲述文明密码;在街巷社区和乡村,人们赏花灯,吃汤圆,舞龙狮,闹元宵。每一个动人图景都在诉说着:坚守与传承、突破与创新,正是这个时代最动人的元宵滋味。
元宵节别样滋味之奋斗与坚守 一起奋斗,也是一种团圆 2月12日,元宵佳节,宜昌楚能新能源产业园内张灯结彩,一场别开生面的“猜谜语·庆元宵”活动火热上演。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将内容涵盖传统文化、科技知识、公司文化等多个领域的谜题装入盒子。员工们三五成群,依次从盒子中抽取题目,或凝神思考、或热烈讨论,人群中不时传来猜中谜底的欢呼声。 “四四方方藏能量,正负两极显神通;绿色动力它来供,新能源里立大功。这个谜底肯定是‘锂电池’!”技术员郭飞一声兴奋的呐喊,引得周围同事的阵阵掌声。 此外,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奖品区,猜中灯谜的员工可以领取礼品,大家热情高涨,现场热闹非凡。 与此同时,楚能还为员工们准备了热气腾腾的汤圆。芝麻馅、花生馅、水果馅,一碗碗圆润饱满的汤圆被端上餐桌,员工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软糯香甜的汤圆,聊着家常,分享着节日的喜悦。 据统计,当日,宜昌楚能共有近2000名员工依然坚守在生产一线,或是穿梭在繁忙的生产线上,或是埋头于精密的设备调试中。尽管错过了与家人共度的时光,但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工作的热爱。 宜昌楚能设备部工作人员徐峰表示:“虽然不能与家人共度元宵,但在这里,和同事们一起奋斗,也是一种特别的团圆。”(记者谭强明、通讯员金晓燕)
元宵节别样滋味之历史与文化 新春灯会主舞台:非遗璀璨共贺新春 动听的山歌唱出幸福与喜悦,优美的舞姿舞动理想与追求……2月12日,正月十五元宵佳节,“非遗璀璨,共贺新春”非遗节目展演在2025新春灯会主舞台盛大上演。此次活动由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市非遗保护中心、市文化生态保护中心、湖北省土家族(长阳)歌舞剧团承办。 晚上7点30分,在一片欢呼声中,舞蹈《清江春潮》率先登场,拉开了展演的序幕。随后,声乐、舞蹈、曲艺等9个节目依次登场:男声独唱《卡普就是一朵花》、女声独唱《西兰卡普》,灵感源于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唱出了土家儿女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渔鼓说唱》以浓郁的乡土气息,粗犷、高亢的唱腔震撼全场。长阳南曲婉转细腻、优美抒情。节目《岁月静好人风流》,如同一缕清风,把观众带到了吊脚楼下、清江河畔。土家打溜子与竹笛《欢乐土家寨》,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了土家风情。最后,展演在歌舞《山歌好比清江水》中圆满落幕。 据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阳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文化和旅游部批准设立的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提升民众知晓度、增强民族自豪感,我市精心策划了非遗成果展、非遗互动展演,让市民游客在欣赏绚丽多彩灯会的同时,深入品味传统文化的深厚韵味与丰富内涵。 非遗展演、夜赏花灯、妙趣猜谜、集章闯关……当天,各地、各景区还举行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文化活动。市民游客穿梭其中,度过了一个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元宵节。
(记者杨婧、通讯员王钦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