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制订《荆门市2025年交通物流枢纽建设攻坚突破实施方案》,围绕建设“中部地区交通物流新枢纽”的战略定位,加快推进大交通体系建设。
《方案》明确,围绕建设“中部地区交通物流新枢纽”总体目标,加快大交通体系建设,强化交通网络联通和“公铁水”联运衔接,优化运输结构,实现货运能力突破提升、物流成本有效降低,进一步提升物流枢纽能级。
2025年,全市力争完成公路水路建设投资100亿元以上,增速超全省平均水平;物流业增加值持续增长,达到150亿元以上;公路货物周转量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同比增长5%以上;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220亿元以上;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持续下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方案》聚焦六大任务,着力降低物流成本。
铁路线网扩能提速,畅通货运主动脉。积极争取长荆铁路、荆沙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入规并开展前期工作,争取“十五五”期间启动建设。推动沙洋疏港铁路专用线、浩吉铁路荆门北至子陵连接线建成投用,开工建设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铁路专用线,力争启动湖北顺洋物流园铁路专用线建设和荆门石化铁路专用线扩能改造。调整中心城区铁路货场功能定位,构建“城市影响小、运输效能高、功能体系全、公铁水联动强”的货运场站体系。
通用航空突破发展,拓展低空新业态。积极推进屈家岭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力争2025年开工建设;推动钟祥、京山、沙洋等地通用机场前期研究工作。尽快确定通航承运主体,开通运行漳河机场至花湖机场货运航线。支持市交旅投集团推进“无人机+物流”场景应用,规划建设中心城区8个无人机起降场。
高速公路加密扩容,建成中部大通道。加快武荆宜高速荆门段建设,武荆宜高速荆门东段(天门荆门界至二广高速段)2025年完成路基工程90%;力争武荆宜高速荆门西段(荆门至宜昌段)2025年5月底前正式开工建设。确保荆监高速荆门至沙洋段、二广高速襄荆段改扩建工程2025年全线开工建设;力争荆门至随州高速公路年底完成前期工作,基本达到开工条件。加快推进荆监高速沙洋南段前期工作;争取省交通运输厅支持启动东宝至远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为项目“十五五”期间启动建设打好基础。
港口航道振兴提能,打造汉江枢纽港。全力推进浰河1000吨级航道整治;争取汉江兴隆至碾盘山2000吨级航道整治、碾盘山2000吨级二线船闸纳入交通运输部“十五五”规划;加快完成沙洋港总体规划修编,启动西荆河1000吨级航道整治工程前期工作。
多式联运降本提质,构建物流新中枢。完善“一核多点”多式联运场站布局,进一步提升荆门国际内陆港核心枢纽地位,完善集疏运体系,积极争创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加快沙洋多式联运现代物流园、荆门北顺洋物流基地建设,依托长荆铁路、浰河港区规划建设钟祥、京山公铁物流中心及钟祥浰河公铁水联运绿色物流园等公铁水联运枢纽,并积极争创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国际物流提级增效,打造开放新高地。聚焦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化工及农产品产业体系,依托荆汉(欧)班列打通铁运国际直达、铁水联运通道。持续服务印尼至阳逻港海运直航。长效运行中欧班列长城专列,助力新洋丰、鄂中生态等企业通过中欧班列进口钾肥资源。2025年,新开通两条连接欧洲、东南亚等地物流线路,年发送内外贸货物标箱6000个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