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9日,银科新材生产车间,员工正在操作自动化生产设备。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宇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宇
通讯员 程诚
林剑峰两年前加入湖北银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科新材”)时,从未想过它会“长”这么快——
2022年10月正式投产,当年产值1.68亿元;2023年,29.2亿元;2024年,64亿元;今年,这个数字有望突破100亿元……
银科新材是一家年轻的公司,主要生产用于光伏电池片上的导电银粉,目前年产能达到3000吨,不到3年跻身全国规模最大的光伏银粉生产企业。
2月19日上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位于荆州经济开发区的银科新材,一桶桶亮灰色的银粉正在打包出库。“像不像芝麻糊?”公司董事林剑峰打开一桶银粉。
林剑峰介绍,作为导电银浆的核心原材料,银粉的光电转化性能、烧结活性和印刷性能等应用指标很关键。简单的球磨或者粉碎工艺都无法达到,需要更精细可控的银微晶合成和生长工艺,比“铁杵磨针”的难度大得多。过去,银粉在国内市场90%以上都依赖进口。
公司创始人王明远是“90后”金融硕士。看好新能源发展前景,他投资数千万元组建研发团队开展银粉工艺技术攻关,期望实现银粉国产化替代。
光伏太阳能电池分为P型电池和N型电池,因N型电池转换率更高,近两年逐渐全面取代P型电池。王明远介绍,企业此前已开启N型TOPCon电池银粉技术攻关。经过多次技术优化,通过多家行业领军企业的验证,性能媲美进口银粉。由于推出市场早,产品性能好且价格低,订单纷至沓来。2023年,公司年产值快速增长到29.2亿元。
同一年,银科新材受到光伏行业龙头企业和资本青睐,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2024年,被认定为省级“种子独角兽”企业。
2024年5月,光伏行业市场迎来巨大波动。研发团队一边巩固光伏银粉龙头厂家的优势,同时拓展半导体封装行业应用,攻克BC、HJT等新型电池片涉及的银包铜技术;拓展新能源汽车应用领域,研发生产电子元器件行业的微纳米级铜粉,打造公司增长第二极。
眼下,王明远、林剑峰一边正忙着租赁新厂房,上新生产线提升产量;一边也在寻找合适地块打造生产基地,力争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金属粉体制造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