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92
IP属地:湖北省
|
湖北大鼓《海丝魂之“和”的境界》原创作者:汤斌斌
(舞台背景:汉式雕花鼓架置于台侧,月琴师/鼓板师现场奏响【三起板】)
【开场】(鼓师连敲十三响云板)
说书人(湖北方言,踏鼓而上):
"各位父老坐稳当,听我唱段海丝殇。
合浦珠帘卷南洋,有个伢叫东方宏——"
(甩腔)"这伢的板眼不寻常!"
【第一场 茶市义举】
(大鼓闷击模拟浪声,二胡奏【四平调】过门)
东方宏(踏【十字步】唱):
"江汉儿女闯南洋(咚),茶砖压得船板响(锵)。
波斯老哥要茉莉香(咚),天竺客官等青砖(锵)——"
(突然转身甩斗篷)
"见不得穷人泪两行(咚咚锵)!"
(帮腔众人叠声):
"嘿哟喂~见不得穷人泪两行嘞!"
(渔女小月跪地扯衣角,东方宏扶起时走【矮子步】)
东方宏(快板):
"莫扯衣角莫心慌,三十两银你揣上。
明日跟我学焙茶,包你屋的飘香!"
(抛钱袋亮相,鼓师连打【凤点头】)
【第二场 异国传艺】
(三弦拨出热带音调,锡兰难民持椰壳碗上)
玛哈(蹩脚湖北话):
"宏爷宏爷么慌走,金花菌子又长丑!"
东方宏(蹲身示范,唱【抢句子】):
"你屋里烧火太毛躁(咚),要像煨汤慢慢熬(锵)。
菌丝好比小伢睡摇窝(咚咚),温度高了要哭嚎(锵)!"
(众人跳采茶舞,脚步带楚剧【云步】变形)
【第三场 火海忠魂】
(鼓板骤转【乱锤】,八面大鼓围成火场)
东方宏(撕边中【滚板】唱):
"火光烧红半边天(呐),烟子熏黑鼻梁尖。
哪个的伢在罐里哭(哦)?老子不信救不回!"
(连续三个鹞子翻身扑向火场)
(鼓师用双签击出"哒哒哒"马蹄声,模拟房梁坍塌)
帮腔(【鬼腔】):
"哎呀呀~肉身子顶起千斤梁!"
【尾 声】
(静场中婴啼突响,月琴奏【安魂调】)
说书人(击鼓吟诵):
"茶砖沉海起新港,血沃的茉莉分外香。
今日船队过锡兰(呐),桅杆上挂着楚人腔!"
(全体演员走【龙摆尾】队形,齐唱):
"和字写在海中央(咚),湖北大鼓传四方(锵)。
只要丝路不断纤(咚),代代都有东方郎(锵)!"
【剧终】(鼓师打出"收头子"点)
创作注:
1. 方言运用:全剧采用武汉话韵白,"苕货"、"灵醒"等俚语自然穿插,如玛哈台词"菌子长丑"即武汉话"没长好"
2. 板式创新:融合【淮调】与【悲腔】,火场戏用汉剧【二流】加快节奏,临终场景转荆州【叹腔】
3. 鼓点特色:"三棒鼓"贯穿全场,火场戏用"十八番"鼓套模拟烈焰,救婴时"单签点鼓"如心跳
4. 表演程式:融入天门渔鼓"跳火塘"身段、孝感打鼓说书的"摇颈"技巧,强化楚地特色
5. 帮腔设计:采用洪湖硪歌的"一领众和",尤其"见不得穷人泪两行"用沔阳渔鼓特有的甩腔技法
声明:未经许可不能转载改编
|
|